西方人眼中的二十世纪

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在豆瓣上的评分分别是8.9、9.0和7.8。除了最后一部得分惨淡外,第一部和第二部绝对够得上“通俗历史小说中的经典之作”的称呼了。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产生“通宵也要读完”的冲动之感,反而是前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逐渐把这三部小说读完。这并不是因为小说不好看,可能只是因为我关注的重点的不同。

1.

关于这部小说的书评已经有了许多,大多是从文学、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进行的点评。但是在我看来,这部小说的价值不仅仅是在文学领域,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们中国的读者一个从西方人的角度认识西方社会近百年,尤其是政治、社会生活和流行文化的演变的重要窗口。

在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中,我们对于西方政治的发展往往只关注到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似乎只要革命成功了,就能建立起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民主的国家和政府。这种看法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事实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政治体制变革和民主化历程都是一个非常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例如英国早在1688年就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一直到一战爆发都没有实现真正的“普选”。而小说的第一部《巨人的陨落》非常重要的一条主线,就是威尔士的威廉姆斯姐弟如何从矿工和女仆逐渐成长为议会的议员的过程。又例如一直到今天都非常重要的女权运动和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作者也通过艾瑟尔·莱克维兹和乔治·杰克斯这两个重要的角色进行了勾勒。必须要承认,通过小说中的角色,和他们共同体验政治运动中的人们的内心与想法,远比通过干枯的课本和研究著作更能让人产生共鸣。

2.

另一方面,我们今天许多对于西方社会和重大事件的理解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的。但是通过福莱特的叙述,我们可以或多或少的从西方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历史事件。

比如古巴导弹危机,我们过去往往会把它简单地看做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交手,但其实这个事件背后更深层的是两国国内不同政治势力的角逐。赫鲁晓夫想要维持国内改革的推进,因此需要在外交上保证古巴的独立,才可以避免被保守派攻击。而肯尼迪同样需要在外交上的成功,才能保证国内民权运动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事件在今天我们这些旁观国家的国民看来,其实多少有些隔靴搔痒。但只通过小说,和其中的角色们一同身临其境,我们才能理解“冷战”时期的核威慑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大国领导人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可能导致核战争的爆发,而核战争一旦爆发,无论对于那一个国家都是灭顶之灾。也只有在理解了这种情感之后,我们才会理解为什么此后世界上会掀起反战运动的浪潮。这种危机,无论是谁,恐怕都不会想经历第二次吧。

3.

某种程度上,这套小说也是今天西方社会依旧存在的“西方中心论”的一种反应。

虽然肯·福莱特非常努力地想要比较全面的表现整个二十世纪人类历史的变迁,但是毕竟没有办法在一部小说中真正做到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全覆盖。比如中国的读者就或多或少会感觉:为什么小说中对于中国的描写会如此之少?

但是,这种描写的稀缺恰恰反映出来西方社会百余年来的“西方中心”的心态。直邮和西方有关的历史才会被纳入他们的视野之中。其他的,无论你多么重要,产生过多大的影响,都会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事实上不仅是对中国的描写非常稀少,整个亚洲,这样一个生活了人类一半以上人口的地区,在《世纪》中就是缺位的。无论是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还是而站在亚洲的主要策源地日本,在小说中都没有被提及过。相比之下,中国由于在冷战中曾经起到过一定的影响力,已经算是比较能入福莱特之眼的国家了。

当然,如果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只是欧美国家的二十世纪,并且福莱特已经选择通过用五个主要的家族这样一个比较微观的角度来进行叙述,当小说进入到第三部《永恒的黎明》时还是不免变得越来越臃肿。相关人物越来越多,牵扯到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这对于作者的功力无疑是非常巨大的考验。很多读者对于这第三部的感觉都不好,就是因为有太多的人物和时间要去提及,不免给人一种流水账的感觉。如果真的要对整个二十世纪的人类文明进行全名的考察,那恐怕小说的容量还要翻一倍,而阅读性更会严重下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