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山村美的散文
这个夏天,雨来得特别勤,一到傍晚,天就变的阴沉沉的,没有一丝儿风,潮湿和闷热大山一般紧紧压在人们躁热的心头。空气窒息了似的,任广场上的人怎样喧哗,也不能掀波起浪。偌大的城市,竟难寻一处乘凉的地方,难耐的酷热令人躲也躲不开,挣也挣不掉。漫步在城市的街道上,呼吸着大工业产品排泄的废气,感受着灯红酒绿的喧嚣,心似乎被捆绑了一样难受。
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小时侯在农村度过的那一个个难忘的夏夜。
那时侯,乡村里还没有电风扇,更不用说空调了,许多地方甚至连电都没扯上,人们对付夏日炎热的最好办法就是到外面去乘凉,当夜幕渐渐降临,劳累了一天的父老乡亲,夹起草席,捎了旱烟袋,陆续走到路口、场院或者远离村庄的河堤上,拣个干净的地方,草席子一铺,随便往上面一躺,就有滋有味地和早来到的人聊起来。
乡村的夏夜应当说是很美的,那凉爽的风夹带着一股庄稼秧苗的清香幽幽地吹在脸上,令人心旷神怡,白天的劳累和躁热,顿时“灰飞烟灭”。
我那时侯吃过晚饭喜欢跟了父亲到河堤上去,那里远离了村庄,又濒临着河流,是最佳的休闲乘凉的好地方。一则可以先到河里去洗个澡、扎个猛子,冲刷冲刷一天的汗水灰尘;二呢,这里最难得的是静谧、风儿凉爽,且可以滔滔不绝地谈论张家长李家短,甚至大胆地讲个荤段子,而又不用担心引起“娘们”的反感,所以,我们村喜欢热闹的男人都愿到那里去乘凉。
穿过两旁长满帐幕一般玉米地的小路,倾听着庄稼地里唧唧喳喳的虫鸣,沐着月光,迎着清风,父亲的影子象一片浮动的清岚,我蹑手蹑脚,不断地变换着姿势,踩着父亲的影子,不一会就走上了高高的河堤。
河堤上早挤满了前来乘凉的人,孩子们或坐或躺在草席上玩耍嬉戏,大人们则坐在旁边抽着旱烟闲拉呱儿,东一句西一句,明灭的烟头萤火虫般在他们嘴上飞上飞下。不远处静静流淌的河水里偶而还会有鱼儿跃出水面时的拍水声传来,更衬出了夏夜的宁静。微风从远处吹过来,仿佛清水洗过、树叶滤过一样,不带一点儿尘埃,吹在脸上,凉爽在心里,沐浴着这庄稼、河水、树林共同孕育的徐徐清风,在这融融的夏夜有什么烦恼忧愁,疲惫躁热不能被一扫而光呢?
我们那些小孩子最喜欢躺在草席上,听村里那位故事大王“迷糊”叔讲《西游记》了,有时候他还会讲些可怕的鬼故事,吓的我们眼睛都不敢四处乱看了,惟恐静悄悄的玉米地里倏地蹿出个戾鬼来。我们偶尔也会来一次恶作剧报复他,把早早准备好的冰凉的青蛙悄悄地放到迷糊叔的衣领里,他惊骇的样子不亚于见了鬼。于是,大人小孩便一起笑起来,惊飞了树林里夜宿的斑鸠……
当村头传来熟悉的狗吠声,我知道,那是在场院或村口乘凉的母亲回家了。此时,早已是银河南北繁露满天了,谈兴正浓的男人们在自己孩子的牵扯下恋恋不舍地走上回家的路。随后整个乡村便响起此起彼伏的波浪般的鼾声……
写山村美的散文
我的乡村是在土地上展开的一本大书,一年四季都有跌宕起伏的情节。
乡村的庄稼,是一本轻盈、华丽的诗歌集。耕耘,就是农人们用血汗在大地上描摹出无数的诗行;丰收,就是乡亲们一年四季最真切的期待与守望。卑微的水稻,起伏的麦浪,摇曳的豆花,张扬的玉米,组合成一首首优美的叙事诗或抒情诗,在蓝天白云下自由的吟唱。乡村的庄稼,带给乡亲们无尽的快乐,也有因歉收而四溢的悲伤。一个个春夏秋冬,乡亲们用汗水浇灌庄稼,让它年复一年在大地上生长、飘香。有了庄稼,就会有乡村农事。犁铧、镰刀,成为乡村农事里不可或缺的物件。虽然蛰居小城,但我期待看到收获后挂在乡亲们脸上的笑容,期待看到堆满庭院的水稻、玉米、南瓜、黄豆、蚕豆……这些庄稼,带着乡亲们的体温,聚着他们的心血,成为乡村最朴实,最优美的风景。
犁铧和镰刀,是乡村农事里最生动、最贴心的组合。木质的柄,铁制的尖,总是向往着和土地亲近。犁铧是春的守望者,镰刀是秋的掌舵人。犁铧期待耕耘,镰刀渴盼收获。犁铧是父亲山一般挺立的脊梁,镰刀是母亲海一般铺展的慈爱。乡村的庄稼,只有和犁铧与镰刀亲近,才能滋养一个个家庭的衣食无忧,才能衍生一个个村庄的鸟语花香。
乡村的房屋,是一本厚重、雅致的散文集。白墙青瓦,宽敞院落,精美照壁,威猛瓦猫,鳞次栉比的房屋错落有致,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散发出平静的气息。有的老屋顶上,长满了淡青色的石莲花或黄色的瓦松,让乡村的房屋衍生出一种温暖。乡村的房屋,青瓦土墙,有楼有厦,有梁有柱,有脊有棱,如同一幅淡墨写意画,洇染重叠出无数的层次。伸出墙头开得正旺的几枝三角梅,或是院里一树火红的石榴花,一架苍翠欲滴的葡萄藤,满院奔跑嬉戏的仔鸡,一条在大门前酣睡的大黄狗,让一个个庭院充满了生动的气息。乡村的瓦屋虽然冬暖夏凉,但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面孔。逐渐富裕的乡亲,拆掉了瓦屋,盖起了砖混或钢混结构的平顶房,房屋周围又用青瓦和彩绘装饰,一幢幢房屋如展翅的苍鹰,着实让人眼晴一亮。这样,乡村的房屋就呈现出了它的多样性,逐渐增加的新式建筑,丰富了乡村房屋的内涵,让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乡亲们感受到了日益迫近的现代气息。
我所熟悉的房屋,却仍是乡村的瓦屋。那些瓦片,就是一行行在散文集里跳跃的文字,瓦壕沟里的石莲花,就是旁逸斜出的一些章节。粗实的梁柱,构成了散文集的骨架;镂花的中堂、神龛,成为了散文集的灵魂;向阳的书房、庭院、照壁,是散文集的内容;而水井、菜园、鸡舍、厩房,是散文集的序跋。一所所房屋,为一个个家庭遮风挡雨,让村里人能够安居乐业;一本精致而浑厚的散文集,让人们能够享受到文字的美好,让他们拥有一个自由呼吸与思考的屋檐。
乡村的饮食,是一本生动、有趣的故事书。菜园里鲜嫩的瓜果,田野里生长的野菜,被主妇们的巧手烹制成一道道诱人的家常风味,满足着乡亲们的味蕾。粗茶淡饭,亦有真香。一盅油茶,一碟辣酱,一盘泡菜,一碗火腿,一杯白酒,一钵菜汤,让一个个平淡的日子,充满了惬意与温情。乡村饮食散发的清香,让很多年轻时曾外出漂泊的家乡人,到了暮年时,会毫不犹豫地踏上归乡的路途,因为乡村才有最真最美的味道,才有飘散的炊烟、温暖的火塘……
一棵蔬菜,从撒种、移栽到成熟,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各种蔬菜品种的组合,就是一本有趣的故事书。在菜园里,蔬菜们曾经受到乡亲们温柔的呵护,成熟之后,它们又将回报村庄。通红的辣椒,暗紫的茄子,长长的丝瓜,油绿的青菜,粉红的蕃茄,晶莹的苦瓜,翠绿的黄瓜,成串的茶豆,娇嫩的南瓜,都曾在菜园里呈现过一畦畦的鲜亮;它们在餐桌上一次次粉墨登场,让一个个家庭享受它们的滋润与抚慰。看到蔬菜,我就会想起老家的菜园,如今,已经荒芜了的菜地,只在记忆里依旧收藏着童年的快乐、成长的烦恼,还有离开家乡的一怀愁绪和浅浅的忧伤。
乡村的人事,是一本厚重、耐读的长篇小说。这里有家族的汇聚,有血缘与亲情的融合,有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或是一些鸡毛蒜皮的隔阂。乡村人事,是纷繁交织的情节,每天都在上演和谢幕。清晨的阳光,唤醒了一个个家庭的睡梦;夜晚的和风,陪伴着乡村寂静的入眠。蛙声,虫鸣,犬吠,鸡啼,贯穿着乡村的每一个朝朝暮暮。乡亲们见面时的寒暄,拼酒时的豪爽,争执时的对骂,通过他们的话语和眼神,得以生动的传达。其实乡村是寂寞的,也需要细节的点缀。悲喜交织的情节,才会营造出一个又一个悬念,让乡村人事变得丰富多彩。你送一把青菜,我给一合红糖,邻里之间的情感,就被这些细小的事件联结着。逢婚丧嫁娶,村里人互相帮忙,不惜力气,让乡村的气氛变得热烈和温情。而长篇小说总是有着稳定的结构,乡亲们同在一片天空下生活,互相帮衬成为了他们生活中必须牢记的职责。栽秧、收割,亲戚邻里的帮助,让乡村散发出暖意。而现在乡村年轻一代的外出,让乡村不得不承受一种隐痛。很多的屋檐下,坐着的是垂暮的老人,忙乱的是留守的妇女,嬉闹的是顽皮的孩童。为了生活负重前行,成为了乡村目前的状态。缺了当家人,乡村的人事开始变得复杂,如同长篇小说里滋生的情节。
乡村,因为留守的痛,更多的房屋被空置,更多的田地被荒芜,更多的农事被耽搁。一个家庭,总要守望春节的团聚;一个村庄,总在期待游子的归来。没有人会忘记自己的村庄,没有人会忘记老家的屋檐,没有人会忘记乡村的庄稼,没有人会忘记村里的小河……生活中,总有一些责任需要承担,总有一些心事需要倾诉。
乡村的民俗,是一本丰富、精美的画册。酒歌、礼仪、祭祀、民谣,被乡亲们传承着,在乡土吟唱,在村庄流传。一首酒歌流淌的豪情,一种礼仪承载的寄托,一次祭祀彰显的敬畏,一支民谣唱响的真情,让村庄具备了丰富的内涵。土坛陶罐,因为腌制技艺的存在而孕育出了无数的美食;村歌俚曲,因为耕耘劳作的存在而飘散出了久远的古风;庙会社火,因为传统节日的存在而焕发出了火热的激情;方言传说,因为教化功能的存在而飘散出了不息的芳香。乡村的民俗,是一幅幅精美作品组合而成的一本画册,绚丽多姿,色彩明丽,让人一见钟情,爱不释手。因为民俗的传承,因为纯朴的民风,乡村,就和城市有了本质的区别。悠缓、从容,成为了乡村的主色调,穿一双平底鞋,走在乡村的阡陌上,任草尖的露珠打湿裤腿,让初升的阳光照耀脸庞,这时人们的内心是宁静的。远离喧嚣,也就离开了烦恼。回归乡村,就是要重新找回属于乡村的自信,缔造乡村不老的寓言。
我的乡村是在土地上展开的一本大书,年年岁岁都有扣人心弦的情节。
写山村美的散文
国庆长假,到浏阳乡村爽心。一路上、平坦的柏油路旁,红的艳丽绿的翠玉、修剪过的形状各异、没有修剪的任性舒展、高的矮的丰硕苗条尽其所能纷纷跳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亲家住在浏阳的一个小乡镇上,小街没有大城市的喧嚣,有的是洁净静㴵的闲适,小街不长,一眼望去可以将小镇清晰地尽收眼中,从浏阳城驱车几十分钟,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亲家两口子热情地迎了出来,端茶倒水嘘寒问暖,亲情浓烈。国庆长假,到浏阳乡村爽心。一路上、平坦的柏油路旁,红的艳丽绿的翠玉、修剪过的形状各异、没有修剪的任性舒展、高的矮的丰硕苗条尽其所能纷纷跳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亲家住在浏阳的一个小乡镇上,小街没有大城市的喧嚣,有的是洁净静㴵的闲适,小街不长,一眼望去可以将小镇清晰地尽收眼中,从浏阳城驱车几十分钟,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亲家两口子热情地迎了出来,端茶倒水嘘寒问暖,亲情浓烈。亲家的父亲八十好几了,毎天仍下地干农活,闲地上开垦出了块块菜地,一年四季蔬菜自给有余,萝卜菜小白菜、辣椒树上还挂着青的红的辣椒,现在正是挖红薯的季节,我兴趣盎然,欣然挥锄,一口气就挖出来了两大桶大大小小的红皮红薯。累得大口喘气。几十年了还从没有干过这样的力气活。少年时代,农村山丘满山遍野的红薯地,收获时节,挖红薯是中壮年干的,我们干的是摘红薯,将红薯从腾上摘下来,去除红薯上粘着的土,一筐筐归集到山下的平地上,下午收工后,生产队就按人口平均分到每家每户,年成好时,人口多的可以分得几千斤,我家也能分到千把斤。那个时候家家户户主粮(稻谷)不够,人们就用红薯掺在大米中充当主粮,收获回来的红薯,有的将它做成条状丝状晒干存放留到冬春季掺在大米中充当主粮,填饱肚子充饥。有的将红薯切成片状、做成块状、条状等,一般家庭炒熟,条件好的用油炸用作春节期间招待食品。儿时小伙伴们盼望着的是秋季做红薯片后的那锅汤,那个香甜现在想起还只呑口水。红薯地旁边是一条小溪,小溪旁一颗树依溪而立,山泉水清咧咧的静静的流淌着,小溪里的水凉悠悠的,洗干净手后挑着满满的一担红薯,一行人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形成一道流动着的风景画。
亲家准备了 一桌丰盛的菜肴,浏阳黑山羊炖粉条、青炒洋辣椒、小炒萝卜菜、清蒸青皮豆、蒸腊鸭肉、清炖土鸡、农家秘制田螺……一上桌就吃了起来。亲家那身体十分硬朗的八十多岁的父亲每餐总要呡上一两小酒,小酒下肚话就自然多了起来,开始了他十几岁以来的回忆。老爷爷兴致高,我也来了兴趣,接过了亲家斟得满满的一杯米酒与老爷子碰起杯来,蔬菜是自已种的米酒是家酿的土鸡是家里养的,怪不得吃起来特别香甜,自给自足、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谁不向往!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能不高寿!
酒足饭饱,稍稍休息,亲家又提出大家去看看附近的株树桥水库,水库里的水是供长沙的饮用水呢,一路上开车沿着绿树相引、直爬山腰、婉延曲折而宽敞厚实的水泥路面,车在画中行,同行的亲家不无自豪地介绍“株树桥水库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7%,存活量大,水系发达,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农药、化肥污染极少,水库感官性状好,水体清澈透明,是理想的天然洁净饮用水源”。行车十来分钟,来到一座大桥边,这就是水库中的一座桥,桥的一端依山坐落着一个别致的凉亭,上盖黄色金琉璃瓦,四周檐角高挑。亭宇四壁或绘游龙舞凤,或画刘海砍樵,八仙过海。其形态各异,神韵俱备,娓娓向你倾诉着一个个神秘的典故引游人无限遐思,向您描绘着她美好的前景,令人憧憬绵绵。站在亭子上,远近的青山,山下的秀水,亭子下的大桥尽收眼底,赶紧掏出手机,选取最佳角度一个劲地猛拍,这样秀美的山、这样清澈见底的水可以和九赛沟的水张家界的山媲美,立即分享到QQ空间,引来无数人围观赞叹“真的是太美了!”“这些景致难道真的是在浏阳”。真真切切,这就是浏阳株树桥水库,我是站在蒋埠江大桥旁的小凉亭上拍的美景。
赏完美景,时间一下子就指向了三点,兴尤未尽,几个人又来到池塘边,池塘是亲家的远房亲戚租赁承包的,池塘边有一间钢架小屋,屋子里一应俱全,一床一小桌一套炊具似乎只看到一套碗筷,小屋旁有十几只鸡在悠闲自在地啄食着塘边的谷粒、几只水鸭子在塘里游来游去,小屋的几米开外,有几小块不规则的菜地。等我老了,就去这样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 养鸡喂鸭,吃点儿自己种的菜。车后箱里的钓具派上了用场,秋风微微地,吹皱一池秋水,我钓鱼,那就是我女儿说的“典典型型的姜太公”工作起来风风火火的我,钓起鱼来也似乎换了一个人,不知底细的还真以为我是老手。手握钓竿静静地看着水面,不知不觉间几个小时过去了,已是日落西山,同来的人终于钓到了一条草鱼,我的鱼竿一下午,却纹丝不动,说纹丝不动也不对,微风吹来还是随着跳了跳慢四。一下午没有见到池塘的主人,只到我们准备回家了,才骑着摩托回家了。我与热情好客的塘主人闲聊得知,这口塘是他一个亲戚的,他的家在浏阳城里,妻室儿女均在城里居住,他一个人守着这口池塘,白天经常到镇上打工,晚上就住在了这个小屋里,他说独居生活也有滋有味,每逢双休日妻室儿女,就到小屋子来,一家团聚在田野的小屋里,别有一番田园情趣。虽说兴冲冲而来,空空手而归,我却收获多多,收获了都市人大都没有的,一种难以释怀的田园牧歌式的乡土情结?
更多相关内容:- 席慕容散文3篇席慕容散文摘抄春天散文诗10篇春天的散文描写春天的优美散文关于春天的经典散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