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如何,情感一旦公开鲜明的表达出来,它马上就有一些虚假的东西,成了做戏与卖弄。真诚的人从不公开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正的情感总是蒙了一层面纱。只有虚伪的人才用情感作秀,为了给大家看他们有多敏感。

夏日已然远离,也许永不复返,阳光如是温暖,然而犹嫌不足······叶片无点燃,枝梗全无断裂,白昼清如玻璃,然而犹嫌不足。

你知道,伟大的浪漫是...不需要亲吻的,什么也不用,非常纯洁,所以才是伟大的。情感...不需要言辞的情感才是难忘的。

诗人的使命是引起内心的震撼,而不是培养偶像崇拜者。

童年时代有过的一切都已经不可能了,你不再是那样的,她也不再是那样的了……她不需要你任何东西,她只要你再变成个孩子,让她能够把你抱在手上,保护你……

事实上,拥有大众品位的东西,应称之为大众文化,而非艺术。

视线渐渐模糊,而我的力量
就是两支隐秘而坚韧的投枪
父亲家中织布工人鼾声雷响
曾经坚实的肌肉渐渐松弛
如同老迈的犁利一样

而当夜幕降临,我的身后
哪里有微微闪耀的翅膀
我便是那蜡烛,在盛宴中消亡
天明后请收拾一地的烛泪
从中读取谁值得哀悼,什么该颂扬

我们奉上最后一丝愉悦
如何能换来平静的死亡
还有,在暂借的屋檐之下
如何在死后,用诗篇燃亮前方

非常奇怪,我常常做同一个梦。这个梦似乎想迫使我必定回到我苦恋着的地方。那儿曾经有过我祖父的房子,40多年前我诞生在那里……每当我要走进去时,总有什么东西妨碍我……有时会发生一些事,我就不再梦见那所房子,还有我祖父房子周围的那些松树。于是我就感到寂寞忧愁。我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重见梦境。在梦中,我看见自己又变成一个孩子,重新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因为一切都在前面,一切都还有可能……

在我孩提的时代,母亲第一次建议我阅读《战争与和平》,而且于往后数年中,她常常援引书中的章节片段,向我指出托尔斯泰文章的精巧和细致。《战争与和平》于是成为我的一种艺术学派、一种品位和艺术深度的标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办法阅读垃圾,它们给我一种强烈的嫌恶感。

我的良知需要素食主义赢得整个世界。并且我的下意识却向往着一块抹上汁的肉。那么我该想做什么才好?

我始终认为一部成功的电影,它里面风景的质感必须要能够让人充满回忆和诗意联想。

人类的生命变成一种存活的人所无法感受的东西时,对周遭的人而言便是死亡。

影像,是真理的印记,上帝允许我们以盲目之眼,隐约瞥见。

没有死亡,只有永生,时间是完整的,不曾被分割,如同其中一首诗中所描述:“同桌并坐着曾祖父和孙子……”

不回俄罗斯
我会死
那些白桦林
那些童年呼吸过的空气
我爱我的祖国

呈现于电影中的世界图像正好被别人视为已身之一部分,而且至今仍不曾被表达过

一个买了一张电影票,就仿佛刻意要填补自己经验的鸿沟,让自己投身寻找“失去的时光”。换言之,他想要填补身为现代人的特殊局限所造成的精神真空:频繁的活动,贫乏的人际关系,以及现代教育的物质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