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人问:你一天当中花在微信上的时间是多少?相信每个人除了用微信来工作外,花在上面的时间的确不少!当我们用微信晒图、自拍、炫耀的时候,当我们刷屏的时候……我们的安全感甚至缺失的存在感,也暴露无疑了吧?
你不知道有谁盯着你们的互动,也不知道他回复别人时的声口
我常觉得,微信朋友圈是近年来最伟大的社交发明。人人网既庞大又臃肿,你大力扑腾起的浪花,很快就被淹没在跨越太平洋的代购里。微博离现实太远,又顾及转发量,说什么都得字斟句酌,情绪攥在手里,像受潮的一团盐巴。而且这些账号吧,都太公开了,太透明了,谁和谁互动频繁,谁和谁成了好友,都一目了然,就像韦小宝同时被康熙帝和天地会关注了一样,讲什么都施展不开手脚。
朋友圈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你需要从蛛丝马迹的互动中,去猜想、挖掘、定义两个人间的关系。每次新增一个联系人,迅速地浏览一遍对方的朋友圈后,总能发出“原来他们俩也认识”的感慨,同时也得出“原来他还有这一面”的结论。
是谁发明了“圈”这个精妙的说法,它封闭又敏感,拒绝接纳新成员,又时刻渴望被窥视。你只知道你的朋友列表里有谁,却永远无法囊括对方的联系人,所以你回复时,既战战兢兢,又胆大妄为,你不知道有谁沉默地盯着你们的互动,也不知道他回复别人时,又是怎样的声口。
就像我加过的一个文艺青年,朋友圈里满是豪言壮语,“不想被任何名利捆绑”,几天后我又在一个富二代朋友晒的新车照片下看到他的回复,充斥着兄弟啊牛逼啊改天一起聚聚啊这些热忱的字眼,最后还不经意地带了一句:“最近有什么靠谱的实习吗?”
有人在这个组里装完孙子,又到那个组里去扮大爷
朋友圈最伟大的功能,就是分组,它的伟大之处在于,你没法判断对方是公开还是分组,还是就你一人可见。这功能给了多少人伪装的机会——有人跟男友稳定交往三年,对外一直宣称单身;有人在这个组里装完孙子,又到那个组里去扮大爷;有人盗这个组的图去那个组装逼;有人喝完这个组的酒又去那个组励志。
它给了一些人活在平行时空的机会,给了收取不必要的艳羡的权利,也给了从日常生活中叛逃的可能。你能看到的,永远只是一个分组里的内容,就像你能辗转听说的,只有故事的一个版本。谁都在管中窥豹,谁都在扮演陌生,谁都想要借虚假的朋友圈,活出现实里不存在的风生水起。
大概人都有一千张脸吧。所以她简洁地回完“去洗澡了”之后,又放下自尊蹲下身子,去捡另一个人的话头,小心翼翼地问“你在干嘛”;他在知乎挥斥方遒洋洋洒洒过万赞后,又起身去茶水间泡一杯速溶咖啡,独自打发又一个加班的夜晚。
所以,每次我一不小心,闯进两个圈子间的交叉地带,都会格外唏嘘,因为没有防备到陌生人的到来,所以那些亲昵的生硬的掏心掏肺甚至套近乎的回复,都还没来得及删除。我置身于他们的互动间,像是参观了一群人熟睡时的面容,既陌生,又脆弱。
当他人用力地证明自我时,我们也乐于成为点赞之交
朋友圈所呈现的,大多是提炼后的人生。旅途中可能抓拍了七八十张照片,最后能通过层层遴选的,不过那么三两张。通宵做presentation,八小时里脑内奔腾过千万匹草泥马,最后公开的,却是PPT页面和一句“年轻就属于奋斗”。
和伙伴一道做项目,不管过程多么跌宕起伏抱怨过多少次对方的不靠谱,结束时还是要po集体照,感慨“相聚是缘,有你真好”。当然,围观群众也很上道,女生自拍一律默契点赞,发侧颜挑战的就高喊“女神”,发凌晨两点落地窗前万家灯火的就恭称“X总”,至于考前拍概率论封面声称终于要开始预习的,评论里都会默契地回“学霸轻虐”。
这种互动,也未必不出于真心。就像街上有人爬梯子,行人都会下意识搀扶一把,当他人用心也用力地证明自我时,我们也乐于从点头之交,进化为点赞之交。这种看似虚伪的社交下,其实藏着一点“搵食不易”的同理心,一点礼尚往来的私心,一点想开疆拓土人际关系的野心,这些心意或者心思拼凑起来,也够大家和和睦睦地在朋友圈里天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