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拿出几千万发红包,为什么还被纷纷吐槽?


支付宝拿出几千万发红包,为什么还被纷纷吐槽?

在高调预热了几天之后,2015年2月11日早上支付宝派出了传说中1000万元超级红包,其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大部分网友们都不领情,纷纷表示被支付宝忽悠欺骗了,支付宝在新浪微博的账号也被一堆堆吐槽瞬间淹没。在微博以及微信朋友圈上,大部分用户都纷纷吐槽没有领到红包,小部分用户虽然领到红包,但都是一些代金券,甚至有出国旅游5元代金券,真搞不懂支付宝的那些产品经理们是怎么想的。

为何支付宝拿出几千万的大手笔现金派发红包,却让网友纷纷吐槽?

虽然1000万(早上第一波)很有噱头,但是一平摊到每个人手中才只有几分钱(支付宝的活跃用户大概为1.9亿)。而且这1000万的红包里面还包含了一堆乱七八糟,用户压根就用不到的优惠券,如此一来被用户疯狂吐槽也就可以理解了。前几天支付宝的大规模预热以及最近微博疯狂派红包也让网友对于支付宝的红包有着过高的期待。

@龚文祥 在微博简单地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在300多人的样本中,有60人抢到了各种优惠券,不到1%的人抢到了现金红包,而且好像都是0.58元。调查本身并不十分严谨,但是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支付宝2月11日早上派发红包的情况:1、超过一半的用户是没有抢到红包的,心理落空;2、红包中绝大部分都是比较敷衍的优惠券(出国旅游的5元代金券也有~~),用户对此意见很大,都认为自己被忽悠了;3、现金红包不仅少而且金额极低,领到的用户也无太大兴奋感。

如此看来支付宝2月11日早上10点的红包派发开局无疑是失败的,如何调整让更多用户参与进来,并且觉得好玩是支付宝接下来派送红包时所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早上微博微信全平台的吐槽给支付宝带来巨大的压力,于是支付宝团队紧急调整之前已经确定的派发红包策略,将各种乱七八糟的优惠券全线下架,下午以及晚上的第二、三波红包中疯狂派出了5000万现金,试图扭转网上喧嚣的吐槽舆论。虽然支付宝如此任性,但效果依然是难以让大部分网友满意,没有领到红包的用户继续多次吐槽,领到红包的用户纷纷表示戳到手累,调侃支付宝太抠、红包太小。

为何支付宝都如此任性了,如此土豪了,其派发现金红包的策略仍然不能让网友满意?其实派送红包玩的是社交关系的互动,而不是简单地拆解红包领取现金,这里涉及到参与用户的体验问题。而平台直接向用户派发红包这一做法本身就可能是错误的。一方面用户基数庞大,而支付宝前几天的营销推广让每个用户对于红包都有较高的期望,另一方面平台不可能满足到每一个用户的期望,甚至连1%用户的期望都满足不了。这个基本矛盾是几乎无法解决的。第二点原因就是抢红包的用户体验太差了,众多网友纷纷反馈说已经快戳破手机屏幕了,像被当着猴耍一般,心理感受十分糟糕。估计如果支付宝的抢红包体验设置得比较简单的话,用户的感受可能更会好一些,也不至于被吐槽得如此厉害。

同样是发红包,微信以及微博就做得不错。@龚文祥 在微博上问了一个问题:目前为止,A微博红包、B支付宝红包与C微信红包哪家强?大多数网友都选择微博红包或者是微信红包,为什么?因为玩法不同。支付宝是以平台为核心的中心化玩法,而微博微信是以用户互动为核心的去中心化分布式玩法。

可能微博与微信在红包上的投入远远低于支付宝的这次投入,(微博红包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支付宝塞的)。微信红包以及微博红包都是利用社交关系让用户与用户之间玩起来,这种去中心化的好处是平台方无需投入过多的资源,只需要设置好规则,让用户与用户之间发生关系即可。而支付宝这次则是任性地以平台为中心,通过支付宝平台向全体用户派红包的中心化玩法,由此导致这样一个结果:平台即使投入巨量的资源,分摊到每一个个体也是杯水车薪。

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的玩法效果对比竟如此分明。很明显支付宝的团队在向全体用户派红包这一点上缺乏对用户感受的思考,或者是对于自己的这一策略太过自信了(不排除有觉得自己太有钱的土豪心态)。相对而言,微博与微信本身就是社交平台,技术以及产品团队本身就就带着社交媒体的基因,对于用户社交体验把握得更好一些。在这里需要提到的一点是其实支付宝在社交关系红包的设计上还是有亮点的,比如口令红包就很不错,充分利用了社交媒体的玩法,不仅绕过微信的封杀,而且已经刷爆微信朋友圈。但是支付宝在向全体用户派发红包福利的策略上就明显欠缺考虑了。

由于是中心化的玩法,所以即使支付宝投入5个亿,每个用户所平摊到的福利也只是几块钱。从2015年2月12日微博上的舆论来看,支付宝的品牌美誉度已经受到负面舆论的影响,虽然在中午以及晚上的红包派发中,支付宝在用户覆盖面以及红包上所作的改进稍微扭转了一下原本一边倒的网络吐槽舆论,但未来还有好几轮的红包派发(2015年2月12日仅仅是第一轮)应该如何设计将会是支付宝所面对的难题。如果支付宝这次派发红包没有把握好,这次本来是做好事的派红包福利将可能因为糟糕的用户体验而演化为支付宝严重的品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