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学聚会变成名利场,我该干什么?
作者:达达令
先说第一个故事。
T哥哥是潮汕人,家里有好几个兄弟姐妹,T哥哥的爸爸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匠工,因为老家里最大的资源就是大理石的开采,于是当地会有很多这样的石场,把开采来的时候制作成各种家具销售。
T哥哥很小的时候,家里有个叔叔过来跟他爸爸提出,说当地有一所学校后勤部门需要招聘一个工人,除了进去做基本的这个工匠相关的活之外,还有一些需要管理的简单工作,T哥哥的爸爸思考了几天,拒绝了,说自己在家凿大理石很开心,不想太被束缚。
因为也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于是T哥哥的叔叔自己就进去那所学校,接受了那个后勤部门工人的职位。
几年后,叔叔开始升职为后勤部门负责人,再几年,叔叔还被学校聘为了实践课堂的讲师,转正后还有了事业单位编制。
再几年,叔叔工作的那所学校遇上校庆,需要定制一批石像雕塑,叔叔觉得这个事情很有市场,于是提出自己出去组建工厂跟团队,这其中就有T哥哥的爸爸也加入进来了,还是担任匠工的职位。
除了给这所学校提供石料定制产品之外,T哥哥的叔叔的工厂也开始给其他学校以及政府单位部门提供石料定制产品,几年下来,T哥哥的叔叔成了当地的企业家。
前几年的时候,T哥哥的叔叔移民香港,几个孩子相继留学归来,家里提供了第一桶金,让孩子们在深圳跟广州创业。
T哥哥今年回老家,跟自己的爸爸提到了当年为什么不去接受学校那个后勤部门岗位的事情,他爸爸边吃饭边说,我自己觉得不喜欢,我就不愿意做,而且你看啊,我现在还是我们村里最好的工匠师傅,我的手艺可是一流的呢!
第二个故事。
W同学的爸爸以前当兵的时候,是在部队开大卡车的司机,退伍以后回到家乡,也是开始帮别人开车运送货物。
有天,也是W同学远房的一个叔叔过来,找到W同学的爸爸,商量说,当地的学校需要采购一批校车,学校提供了一个机会,就是让这个叔叔出去组建团队,找司机师傅,采购班车,成立一个半市场化自主运营的公司,自负盈亏,但是学校每天来回上下班跟上下学的孩子这一部分客户至少是固定的,其他的客户就需要自己去开拓。
远房的叔叔的意思是,想跟W同学的爸爸做这件事情,组成合伙人管理这家公司,W同学的爸爸考虑了一晚上,第二天回拒了远房叔叔。
远方叔叔奇怪的问,这么好的机会,你为什么不愿意去做呢?
W同学的爸爸回答了几个字:太麻烦了。
后来远房叔叔自己做成了这件事,也成了当地数一数二的企业家,前几年全家搬迁到市中心,去年过年的时候女儿结婚,直接送了一套200万加的别墅跟一辆奥迪当嫁妆。
W同学的爸爸这个时候,也在老家乐此不疲的享受着在亲戚家的工厂上班的工作,怡然自得。
第三个故事。
F同学的家乡是江南水乡,祖上以打渔为生,从爷爷辈到爸爸,一直都算是以捞鱼捕虾为自己的主业。
F同学的叔叔是家族里爸爸最小的那个弟弟,叔叔从小也跟着F同学的爸爸去划船捕鱼,后来的几年,家里相继亲戚开始去外地打工,于是家里人劝F同学的叔叔也去外面闯一闯,看看大世界有什么机会。
小叔叔始终不愿意出去,后来实在拗不过家里的洗脑,终于答应南下到广州,看看有什么机会。
有天夜里,小叔叔大半夜在广州打电话回老家找他哥哥,就是F同学的爸爸,小叔叔问大哥,你现在还是每天出去捕捞鱼吗?
哥哥回答是啊。
小叔叔在电话里马上就很急,说大哥你能不能隔一段时间再去捕鱼呢?
F同学爸爸问,为什么啊?
小叔叔回答说,我怕你把鱼都捞光了,等我回老家当渔民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鱼给我捞了呀!
F同学爸爸顿时发火问道:你就不能有出息一点吗!你现在都出去闯了,你就不能想着以后就在广州事业有成安顿家人吗?
F同学爸爸后挂了电话。
过几年,小叔叔家的孩子开始上初中了,小叔叔还是决定离开广州,回家里来谋一份职业。
F同学爸爸去车站接小叔叔,小叔叔刚下车就问,我看新闻上说,这几年家里的河流里多了好多人去淘金铲沙,河水受到了很严重的污染。
F同学爸爸回答说,对啊。
小叔叔那时候突然着急的大喊:那我怎么办?我还打算回来继续捕鱼为生呢,污染的河水里只剩下死鱼死虾了,那我去哪里挣钱?
F同学爸爸这会真的忍不住了,但是他不再生气发火,也不再愿意苦口婆心劝说,就任凭小叔叔回去准备渔具又开始了自己新的渔民生活。
转眼几年,小叔叔的两个孩子一个考上了大学,另一个考上了高中,这个时候他发现自己的积蓄已经负担不起两个孩子的学费了。
无奈之下,小叔叔决定重新南下广州进工厂打工,这时的小叔叔已经45岁了,跟着一帮年轻的娃娃同吃同住,听不懂他们在聊什么QQ空间跟微信,也不知道他们穿一身皮衣皮裤外加染一头红发是什么意思,小叔叔日复一日的在流水线上坐班,然后把伙食费寄给两个孩子。
今年过年的时候,F同学的小叔叔没有回老家过年,因为这些年里,小叔叔也没有在老家安置有自己的房子,都是靠亲戚帮忙给个小房间居住的,两个外地上学的孩子也不愿意回来。
大年三十那天,小叔叔给F同学爸爸打了电话,F同学在旁边就听着,小叔叔说,我现在很累,每天上班14个小时,整个人都瘦了,体力也比不上年轻的时候了,我很后悔以前没有听大哥你的话,当年要是我在广州打拼够几年,哪怕没有发大财,但是也不至于沦落到如今这般了……
电话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都是电话那头的小叔叔在说话,F同学的爸爸始终在这边听着,大口大口的抽烟。
最后电话挂了,F同学喊爸爸去客厅开始吃年夜晚,然后问爸爸,小叔叔现在怎么样了?
爸爸叹了一口气,就说了一句:哎,都是命。
那个时候,距离央视的春晚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微信摇一摇全民抢红包的广告已经铺天盖地了,窗外有人都已经放起了烟花炮竹,一副热闹团圆的气象。
F同学想着自己的小叔叔,这时候还一个人在广州工厂的宿舍,也不知道有没有年夜饭,小叔叔的两个孩子都跟着妈妈回外婆家过年了,也终究没有来F同学家拜访串门。
故事讲完了。
这是我的三个同学昨晚讲述的,关于他们自己各自的两个父亲跟一个叔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