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
一切都在变,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或从一天到另一天,改变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长者说,少年人多轻狂,其实不然,我们只是在改变。恰是我们所代表的时代,改变是巨大的,这使他们无法理解亦无法接受。但请允许我简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和证明我们的改变。
他们的时代,本分安己便是福气;而我们是喧闹的,我们热爱狂欢的感觉,喜欢追逐“炫”的潮流。他们的时代,学习好便样样拔尖;而我们是“贪心”的,我们有自己的爱好,语数英的成绩已不足够说明些什么。他们的时代,奔高官,想富有;而我们明白,我们要的不是权力与财富,即使做乞丐也应快乐的面对每一天。
我们会毫无顾忌的与异性称兄道弟,开心时便仰天大笑;我们会频频光顾各种小店,间隔坐具进行到底;我们会成群结队的去打电动、吃快餐,而忘记了时间……这是他们的儿童与少年的时代中不曾经历过的。
而事实上,不仅是我们,他们自己也在改变。丢掉了童心,在“成人”这个厚重的保护层下去说服自己,那时的自己是幼稚的,却不肯承认,那时的纯真,与那时的快乐。
我记得,那是我的一个姐姐,她是班里的骨干,似乎有什么事情便自当是她首当其冲。那天她回家晚了,为了一件她本可以离开、但对于她的班机却相当重要的事情。她妈妈骂了他很多难听的话,说她“缺心眼儿”“神经病”。我不知道她妈妈当时为什么没有想到“责任”和“义务”。作为一个高材生,我不相信她没有经历过同样的事情,更不敢相信她就是以这样的态度处世。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们看不懂大人,正如他们看不懂我们。改变,使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尊重的事实,若不承认它,便必定要面对一场无谓的争论。争论后两败俱伤,改变却依然明目张胆的横在中间。
改变是必然的,或许我们都应该学会去适应它,而并非徒劳的想要去消灭它。
我仿佛刚刚轻飘飘地离开悬崖……飘着,窃喜着。忽然,一股无形的力量……硬生生地又把我拉了回去――原来,初三了。“哎,我们初三了!”在周围一片片唉声叹气中,我们玩耍的时间少了,做梦的时间少了,班上的“拼命三郎”多了,“熊猫”也多了。自习课上再也寻觅不到捣乱的身影,电话中再也聆听不到快乐的声音。哦,我们初三了!
街上蹦着一群孩子,无疑,为这烦闷的大街带来了一些生机。“嘿,伙伴们,今天有什么目的地,都一个星期了,好好放放风。”“走,钓鱼去。”放心,这不是我们,他们只是一群比我们小些的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罢了。而我们,只是经过他们身旁的路人,拎着一个大袋子,里面只静静躺着语文书,数学书……头也不回地赶路,心却早已和他们飞在了一起。似乎就是昨日,我们也这样结伴而行,笑着,闹着……今天,我们就成了现代奴隶的两点一线的忙碌者。花,还开着,只是不再为我们而娇艳风,还吹着,只是不再为我们而和煦。好象整个世界就此变了,是我们改变了世界吗?
“我们是一群不同的孩子,为了共同的梦想,我们欢聚一堂,尽管时光短暂,但我们要把短暂的精彩留在此处。”五人作文本的扉页这样写着。曾经的日子,我们一起哭过,一起笑过,一起疯过,一起傻过,一起饱含过胜利的喜悦,也一起承担过失败的落寂。可是,分班了,两年的感情被学校这样“无理”地拆散了,也许是繁忙的学业不允许,也许是疲惫的身心不能够,昔日的同窗好友,见面却形同陌路,别说聊上几句,就连一个浅浅的微笑也几近奢侈,好象整个人就此变了,是世界改变了我们吗?
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
看不完的,是书。
听不完的,是唠叨。
做不完的,是各科作业。
求学人踏着丝丝鱼肚白,揣着密密的星辰回家。
从“被动”到“主动”,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了,我们长大了,我们懂事了,我们成熟了。我们明白了“一年”与“一辈子”的比例,我们在这一年里为了我们的一辈子在拼搏我们搞清楚了“为自己”与“为父母”“为老师”的区别,我们为了老师的汗水,为了父母的希望,为了自己的前途在奋斗。
抬头,阳光依然灿烂,天空依然蔚蓝,世界没有变,我们也没有变,只是,我们成熟了!
句子改成文言文
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 4: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
(应在“敢搏”后加“的精神”) (4)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赘余 (1)堆砌 例: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掌握”应删去。
(“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他们在寻找着。
)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几年来: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 例,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最佳答案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例,劳动人民吃不饱: 例。
) 4、否定失当。
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终于夺得了冠军。
(应删去“离现在”。
) 7、分句位置不当: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穿不暖的生活。
(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
(究竟是“妹妹”心里着急呢,他同意这种主张。
”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一年来、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6。
) 可有可无 例,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 5,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
)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
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 例?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 例、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就”)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时间并不长。
) (2)语句杂糅 例、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5、关联词语位置不当,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理由不充分,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 (2)重复 例。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交代不清。
) 2?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严肃”不能修饰“研究”。
(“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 例: 例:旧社会,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 2: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
(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3、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关于学习的文言文名句有哪些?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篇》解释: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篇》解释:勤奋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诲学生从不倦怠。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解释: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唐代:颜真卿解释: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劝学诗 / 偶成》宋代:朱熹解释: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贞白解释: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关于文言文的句式
★变式句(即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现代汉语的结构:[ ] , ( ) .||[ ] . ( ) . 。
倒 谓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装 定语后置句 句 状语后置句 1、 谓语前置句。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怒吼吧,黄河! 怎么了,你? 美哉,我少年中国! 例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汝之不惠||甚矣!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 2、 宾语前置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三岁贯汝。
||[莫]我[肯]顾。
忌||[不]自信。
(古)之人||[不]余欺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而良人||[未] 之知也。
“时人||[莫]之许也。
” ②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A.动宾前置。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 大王||来何操?时不我待。
B。
介宾前置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不然,籍||[何以]至此? ||[系以]知其然也? ③用 “之”作标志把宾语提到前边。
宋||何罪之有?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 ”―― ||夫子之谓也。
何陋之有? 其李将军之谓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④ 唯……是……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诸君而有意,唯余马首是瞻。
唯你是问。
唯才是举。
3、定语后置 •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人 大阉之乱,缙绅而不易其志者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铿然有声者之石,所在皆是也。
马之千里者 4、介词结构后置(即状语后置) 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正常语序应为:青,于蓝中取,而于蓝青。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项羽本记》中:“具告以事。
” 即“以事具告。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⑶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 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此时为状语后置 ,即: “乎(在)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比)吾先。
” 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
★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很多的。
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5. 省略量词:寒暑易节,始一(次)返焉。
◇省略主语 ①“……(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司马迁《鸿门宴》) “……( 公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 (村民)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渔人)具答之。
(村民)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尽死。
以啮人,无御之者。
◇注意:不同的主语要翻译出来。
◆省略谓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吾)“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省略宾语: ⑴ 动词宾语的省略。
⑵ 介词宾语的省略。
我记得是改编的文言文还是原文中有描写响声特别大的句子
“所”是文言文常用词汇,文言文中带有所字的句子非常多。
如《论贵粟疏》:“粟者,民之所种。
”(粮食,是老百姓种的)《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再如“为……所……”结构的:“为人所欺”;“为秦所灭”;“为虫所食”等等。
关于创新的古文或诗句有哪些?
1、《已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
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2、《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3、《答朱载言书》唐·李翱 创意造言,皆不相师。
释义:文意和词句都应该自己创新,不效仿过去的传统方法。
4、《商君书》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释义: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都不应该拘泥于从前的旧法。
5、《商君书》 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
释义:变革法治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变革礼教是为了更好地教导百姓。
6、《少年说》清·梁启超 惟进取也故日新。
释义:只有不断的进取,才有不断的创新。
扩展资料:第一首: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第二首: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
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
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
“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
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己亥杂诗
我记得是改编的文言文还是原文中有描写响声特别大的句子
“所”是文言文常用词汇,文言文中带有所字的句子非常多。
如《论贵粟疏》:“粟者,民之所种。
”(粮食,是老百姓种的)《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再如“为……所……”结构的:“为人所欺”;“为秦所灭”;“为虫所食”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