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是2017年春运的第一天,也是我校九十余名青年志愿者奔赴武汉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和襄阳火车站开展春运志愿服务的首日。
上午十时许,我校青年志愿者在汉口火车站内开展“送福到万家”的公益活动。“老乡,新年,祝你新年快乐。”全国铁路总工会保障和女工部部长龙学高从青年志愿者杜雪手中接过春联,递给在候车厅内休息的老奶奶。亲切的祝福,温暖的问候,增添了不少和气。一幅幅火红的春联在汉口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流动起来,一个个暖心的“福”递给候车厅内南来北往的旅客。在“福到万家”的同时,汉口火车站的志愿者们也行动起来。他们化身“小桔灯”,向旅客发放新春祝福及安全宣传手册,引导乘客有序进站,对有需要的旅客提供帮助。在人流密集的楼梯口分流旅客,维护乘降秩序;在“心连心”服务台耐心解答旅客询问,对老幼病残伸出援手;在候车购票厅内引导旅客自助购票,宣传铁路文明乘车礼仪,
一线铁路员工一个月能拿多少工资 (敢来晒吗
工种同工资同2000非线普通职工 3000(信号工)4000(车务部门)车司机5000吧领导定少钱奖金几百元等 ,责任越部门,责任越岗位,往往钱少。
春节将至,当全国所有的人民沉浸在庆祝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广大的一线铁路职工们却仍然奋战在岗位上。
每年一度的春运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对于铁路工作人员而言更是艰巨的挑战,如此巨大的客流量和货流量需要你们利用恪尽职守的态度和英勇的奋斗精神去完成这纷繁复杂的工作。
我谨代表一名普通市民向你们致敬!在这里,我想真诚的对你们说一声,铁路职工师傅们,您们辛苦了! 谢谢你们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感谢你们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与热忱的服务和温暖的微笑让一列列车安全出站,一批批旅客感到温暖备至。
太多的空话没有任何意义,太多太多的空中楼阁失去了所有的触觉。
您们面对聋哑旅客的耐心、热心和关心,我们看到了,我们收获了爱心,您们面对旅客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时的微笑,我们看到了,我们收获了耐心;您们面对携带禁止携带物品旅客时的一丝不苟我们看到了,我们收获了责任心,谢谢你们,敬爱的铁路职工师傅们!...
春节的历史发展
“春节”只有102岁 辞旧迎新、阖家团圆,春节可算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一个节日了。
但与西方的宗教节日不同,春节是农耕文明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岁时节日。
关于其起源,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虞舜即位时,带领部下祭拜天地。
历史上对春节的叫法不同,秦时称上日、元日,两汉时有岁旦、正旦之说,魏晋南北朝时称岁朝、元首,唐宋称岁日、新元,清朝则开始称元旦、元日。
民国之后,这一节日逐渐演化成为一个从腊八节起到元宵节止的全民性大节。
1912年,中华民国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在民间推行遇阻。
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的朱启钤为顺从民意,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
“经袁世凯批准,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 春节 的并存格局。
”所以说,现在我们过的春节,其实只有102岁。
民国初期,政府试图将贺年、祭祖、贴春联等活动移到阳历元旦,但是民间强烈的传统意识,还是将这些习俗保留在了春节。
三位主讲人将研究材料缩小到了新中国以后的《人民日报》,以“春节”为关键词检索,共得370篇报道,虽有局限,但亦是从一个切面反映春节在最近半个多世纪里是如何变迁的。
1949—1956年:与宣传相结合的春节 “吃”,历来是春节的重要元素,中国人节前积食的习惯在本就物资不充裕的背景下,让“春节物价上涨”成为了一条铁律,不过,1951年的北京似乎打破了这一惯例,度过了一个“物价稳定如常”的春节,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一年的北京市工商局在年前就号召国营贸易公司、合作社以及有关私营商业到各地采办年货,提前做好准备;二是贸易部特别规定,要稳定春节期间的物价。
可见,此时政府已开始针对过节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做出应对。
不过,这一时期关于春节最大的特点是,文娱节目被涂抹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
工农联欢和军民联欢是这一时期的两种重要形式。
各地工人和农民在春节期间都会展开盛大的联欢活动,邓剑指出,这种参与性而非当下观看性的文娱活动,让人更能切身地感受到年味儿。
而军民联欢几乎是从解放以来唯一不曾间断的联欢形式。
这一时期,几乎每年的春节文艺活动都有一个固定的主题,无一例外这个主题都关乎政治宣传:1953年的《婚姻法》宣传,1954年总路线的宣传。
这种宣传要求虽未诉诸法律文书,但不达标者还是会受到批评,1952年,中央戏剧学院的春节演出,由于其节目没有配合现实斗争的需要,受到了批评,戏剧学院不得不做出检讨。
1956-1966年:打破常规过春节 现在人们常说“春运难”,事实上早在1950年代,春运就已经难了。
1954年,国家首次明确,春运时间为春节前后一个月,铁道部成立“春节旅客输送办公室”,昼夜值班。
1957年,国务院第一次专门就做好春运工作发出指示, 要求企业、学校动员职工、学生体谅铁路运输困难,能早走的早走,能晚走的晚走,能不走的不走。
解决春运难题在1958年与“大跃进”运动相结合,成就了“打破常规过春节”的号召。
“能不回家就不回家”成为普遍的共识和宣传口号,煤矿、水利工程、机关部门是贯彻得最为彻底的行业。
1959年的一篇报道就这样写道,今年除夕,最热闹的要算十三陵水库工地。
两万七千多名民工、官兵、干部、学生的劳动歌声响彻了大年三十的整个晚上。
1960年代,铺张浪费、摇钱赌博的一些旧风气在社会上卷土重来,此时“以革命的精神过春节”的号召也相应而来,反对敬神祭祖、大吃大喝,以健康、节俭的态度过节遂成风尚。
1966-1976年:革命化的春节 这十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1967年,国务院发出了“今年春节不放假”的通知,中国自此进入“革命化的春节”。
所谓“革命化的春节”,简单说来有三点:一是要“抓革命促生产”,春节不回家,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变冬闲为冬忙;二是禁止春节里的一切所谓的“封建习俗”,如放鞭炮、烧香拜佛、舞龙舞狮、磕头拜年等;三是不准大吃大喝,更不准打牌。
人们熟悉的春节习俗唯有“贴春联”一项被保留,但内容与原来辞旧迎新的祝语大相径庭,最有特色的当属“三十不停战,初一接着干”。
那时候最典型的过春节场面是:一家人围坐在毛主席像下吃年夜饭。
饭前,要召开一次斗私批修的家庭会,做父母的会放下架子,和子女相互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儿女也可以向父母“开炮”。
吃依然是过年重要的一环,但在这一时期流行的不是“吃好”而是“吃差”,城里的单位食堂、农村的公社食堂会组织人们吃“忆苦思甜饭”——因地制宜,什么难吃弄什么,用野菜、树根,加上玉米糊、地瓜干之类的东西煮成粥,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牢记“万恶的旧社会”,热爱新社会。
1979-1989年:平安回家、欢乐过年 1979年1月17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题为《春节为什么不放假》,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1980年,春节放假制度全面回归,随之而来的首要大难题又是春运。
1981年年初,前2个月的客运就达到1.21人次;1982年春运,仅北京站的旅客量就达到532万人次。
为何会有...
如铁路员工在检票期间,因一旅客未持票强行进入站台 引起骚动 两名...
因为铁路是一个典型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如果铁路职工不遵章守纪,就可能导致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严重危害了铁路的行车安全,耽误了许许多多旅客的行程,并有可能导致旅客的生命安全无法得到充足保证,所以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铁路职工一定要坐到遵章守纪,保证安全。
...
一线铁路工人赞美诗歌
一线铁路工人赞美诗歌有: 1,当风轻扬了你的年华/你的青葱岁月交付给了漫天黄沙/将如瀑的秀发挽进厚实的安全帽内/掩盖住妩媚的刹那/当雨浸润了你的年华/你的丽质交付给了千里离家将婀娜的身姿藏进单调的工作/服内/掩盖住绚丽的芳华/当春的细芽悄然滋生/当夏的绚烂轰然绽放/当秋的成熟怡然走来/当冬的素裹蓦然成妆/你依然在那里兢兢业业/一袭布衣自成芳华 2,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皎皎的满月清冷的星辉/驱不散满腔的乡愁/望不见家乡人/听不见家人音/不知离去时那满床爬的小儿/如今是否已经可以站立/细细糯糯的“妈妈”/唤出了我的泪流如河/多么期望她人生的第一步有我的牵扶/多么渴望她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有我的参与/不知离去时那满头华发的老人/如今是否依然如她所说般健朗/沧桑低沉的“家里都好” 3,道出了我无尽的牵挂与无奈/多么期望她生病的第一时间有我的照顾/多么渴望我生活的每一个刹那有她的陪伴/这,就是中铁女工/赞美你,中铁女工/你用你质朴的生活/缤纷了工地的色彩/你用你纤弱的双手/建造了条条通途/你用你包容的善良/撑起了一个个温暖的家 4,赞美你 中铁女工/你们娇小 因为性别你们广阔 因为胸怀/你们柔弱 因为思念/你们坚强 因为信念/你们平凡 因为建设/你们伟大 因为奉献/中国铁路因为有你们的参与/而熠熠生辉 扩展资料 这首诗歌描绘了铁路工人劳动间歇时的场景,这些精细的刻画表现了人物的刚毅性格和拼搏精神,是作者情真意切地触摸生活、感知生活的深刻体现。
让人深切的感受到:经典的诗歌不仅是深入的理解与把握了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而且闪烁着劳动人民的心灵之美,才真正的打动人心!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