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陕西省西安市玉祥门外,这里正是汉代古都长安,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座群雕是历史的浓缩,是昔日繁华的见证。所以作者站在这里,“仿佛看到”“仿佛听到”,自然而然地遥想起丝绸之路两千年前辉煌的历史。这也是作者写作此文的动机触点。
这句还与课文的尾句“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②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地说:“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条路将远隔千里的中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跟丝绸之路有关的诗句
《出 塞》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①山。
羌笛②何须怨杨柳③, 春风不度玉门关④。
注释: ①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②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③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
④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评析: 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
诗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
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要,境界孤危。
“一片”是唐诗常用词,通常与“孤”相连用(如“一片孤云”、 “孤帆一片”等等),这里即“一座”的意思。
三句递转,写所闻。
羌笛奏着《折杨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离愁。
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 《折杨柳》歌而生怨。
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
然而,“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须怨”。
这种宽解语,着实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①折,胡天②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臵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③,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①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②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③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评析: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
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
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
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
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①西见烟尘飞,汉家②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③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注释: ①金山:即阿尔泰山。
②汉家:这里实借汉以指唐。
③连钱:马身上的斑纹。
评析: 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
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
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
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
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
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
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
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课文丝绸之路里的一句话怎么解释?急~~~~~~~~~~~~~~~~~~~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特点。
课文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
作者接着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贸易通、文化的促进与繁荣所起的重大作用。
最后一段与开头相呼应。
文章生动再现了昔日丝绸之路上“弛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后汉书·西域传》)中的繁荣景象。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叙述情景具体可感,易于激起读者对西部繁荣历史的遐想。
文章语言生动,史实与想象互相印证,叙述与明理相得益彰读。
扩展资料: 传统的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
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
数千年来,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学术考察者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
随着时代发展,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
有西汉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丝绸之路”;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有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还有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等。
...
学了丝绸之路想到了哪些诗句或歌词呢
【七绝·重走丝绸之路】壮志西行追古踪,孤烟大漠夕阳中。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丝绸之路》驼铃声犹在耳边记不清 你说的语言壁画上 曾刻下的愿斑驳岁月 往事却浮现长河落日 大漠孤烟从东往西本无界一路绵延 千生百劫去换一朵花开的时间踏过万里的足印让我再遇见你任千年风沙漫袭情未息穿越隔世的梦境爱如丝绸般飘逸轻拂晨曦泪滴当时月 照进今夜唤醒我 无尽的思念多遥远 已不再遥远让我和你 继续那前缘紫气东来 祥云瑞卷由心到心 本无界一路绵延 风光无限终于等到花开的明艳踏过万里的足印让我再遇见你任千年风沙漫袭情未息穿越隔世的梦境爱如丝绸般飘逸珍藏你我心里再度锦绣传递...
《丝绸之路》第一自然段,作者联想的句子。
???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1]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
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
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
[2]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3] 中文名 丝绸之路 外文名 The Silk Road 形成时间 公元前2世纪-公元1世纪 别 称 玉石之路、佛教之路、香料之路 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中有哪些好词好句找出来并体会
描写丝绸之路的句子:1. 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陕西省XX市玉祥门外,这里正是汉代古都长安,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座群雕是历史的浓缩,是昔日繁华的见证。
2.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3. 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4.丝绸之路,汉唐帝国的首都,是你的故乡,你穿过河西走廊,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的绿洲,越过帕米尔高原,中亚草原,到地中海东岸的罗马帝国,与黄金争列,丝绸之路,你是春风,从东方吹到西方,吹过雄关古城,吹过沙漠墓葬,你是秋雨,从天上落到地上,滋润了东方,滋润着西方。
5.兰州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古称金城,也是现代著名的瓜果城。
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所在地,也是西北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的枢纽。
兰州历史悠久,古迹胜多,是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名城。
兰州是我古丝绸路之行的第五站,也是我梦寐以求想,向往以久的文化古城。
6.丝绸之路为什么不叫金银之路,珠宝之路,瓷器之路,而叫丝绸之路?显然,表达的是崇拜丝绸的外国人的心境,是由外国人把丝绸之路叫到了全世界。
丝绸之路不是中国的专有名词,而是世界的通用名词,只要提到丝绸之路,全世界都知道特指那条路。
7.宋代河西走廊的繁荣,完全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
中国货币和外国货币共同作用于丝绸的贸易,贸易又拉动了餐饮业、旅店业、服务业,进而拉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各行各业,就使河西走廊日趋发达。
8.今天,丝绸之路变成了旅游观光之路。
路没有变,山川河流没有变,历史遗迹虽显露出岁月的沧桑,但年轻时的容貌仍依稀可辨,也没有变。
变了的是路上的交通工具和往来游人的心思。
丝绸之路,将再次焕发青春,返老还童,带给河西走廊新的繁荣。
9.追思千年文化历史古迹,重新踏上丝绸路,月牙泉沙漠中一池绿洲,一路又见胡杨林,仿佛就在不远处,你可听到那如泣如诉的羌笛声,看今朝,荒漠变家园。
卧沙眠雪楼兰梦,曾挽长安客相逢。
几经沧桑多变幻,寂寞沙洲冷苍穹。
10.丝绸之路的道路漫长而久远,而且无始无终。
在古代,它是传播友谊的道路,也曾经是被战争铁蹄践踏过的道路。
今天,人们已经忘却昔日曾经有过的苦难,而把丝绸之路看作是连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11.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
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输向中来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
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12.丝绸之路在新疆境内又划分为南北两道,天山之南为南道,天山之北为北道。
南道以塔里木河为界又分为“南道”和“北道”。
天山之北的北道,又称为“北道”和“草原道”,其主要支路有“五船、伊吾、车师、赤谷、碎叶、弓日、热海”等道。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的中心句?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控制着河西走廊及哈密一带,中亚一带则被控制在自称为成吉思汗后裔的铁木尔帝国手中,铁木尔一生征战,建立了一个东起中国北部边境,南抵印度北部,西至小城邦国家,北至俄国南部的大帝国。
铁木尔王朝热心于建设华丽的建筑,表现了对学识和艺术的深刻理解,首都撒马尔汗就是集东西方文化之大成之地。
但是,铁木尔帝国在远征中国途中,随着铁木尔君主之死,快速走向衰退,丝路上的游牧民族也由盛至衰,丝路贸易也趋于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
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德国地理学家F.P.W.von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原指两汉时期中国与中亚河中地区以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
其后,德国历史学家A.赫尔曼把丝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路的基本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