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我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它亲切,因为它柔软,因为它沉静。在今天,当我们说出让孩子慢慢来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在许多成人眼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却需要时间,我们不能焦急,更无法代劳,我们只能慢慢等待,这是生命的过程;另一方面,置身这个崇尚速度的年代,我们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落在同龄人的后面,留下永久的遗憾,这是社会的法则,我们依然无法躲避。我们歆羡鲁迅、郑渊洁等人名人对孩子“无为而治”的教育理念,但我们不敢践行,因为,我们没有他们的资本,在巨大的“隐蔽的遗产”的保护下,他们的孩子可以免除一般意义上的生存竞争,而我们的孩子——普通人的孩子则是必须通过竞争的考试,跨过那个千军万马要冲击的独木桥。我们也想给孩子自由和快乐,但是不能,这是理性对情感的胜利。就这么简单。

我们当然知道,在孩子的世界里,快与慢不是唯一的价值。他快,是因为他体验到了生命飞翔的速度,所以,他要舒展他的肉体去追赶新奇;他慢,是因为他听到了心灵的回声,所以,他要停下脚步去猜测那个来自灵魂深处的秘密。在这些非关理性直指心灵的游戏中,快乐是最高的准则。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速度和空间,正如龙应台在序言《蝴蝶结》中讲述的那个故事,回顾童年,作者亲历了一个幼小生命被摧残的事件,她恐惧,但也有了生命意识的萌芽,所以,她才能面对一个五岁的小男孩,笨拙地包扎一束玫瑰:“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面对幼稚的生命,我们无法催促,我们只有等待,这是人伦,更是常识。

所以,一个合格的母亲(父亲)应该是能容忍孩子突然撒欢儿、理解孩子莫名沉默的母亲(父亲),正如龙应台书中传递出来的信息一样。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世俗所谓的意义的所累,没有社会所谓利益的我执,它干净、透明,也任性,拒绝成人逻辑清晰的推理和分析。亲情之下,拒绝价值判断,这是人性的常态。鲁迅先生多次说,要顺应孩子的天性,这是教育的规律。然而,凌厉的现实摆在面前,面对残酷的竞争,为了孩子的明天,做父母的我们,不得不干涉孩子的自由,不得不剥夺孩子的快乐,咬着牙把孩子送进可以给孩子竞争增加砝码的特长班和补习班,而且,所有的做法都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爱。我们要让孩子成才,否则,孩子以后步履维艰。这是竞争对成长的干涉,是社会对伦理的伤害。而我们,在爱的名义下,扮演的不过是同谋或者帮凶。

庄子在《马蹄》中说,伯乐的出现,是马的灾难,因为,他把马分成三六九等,制定了一套驯马的方法,而马本来是自由的存在。人何尝不是如此,原本意义上的人应该是平等的、自由的,但有了人为的意义和价值,人便被打上的商品制造的烙印,中规中矩者合格,身上长刺者淘汰。而其实,所有的人类意义的附加值,都不过是庄子所说的“骈拇”,是生命的附赘悬疣。然而,经过圣人们一代又一代对所谓礼教的苦心经营,我们完成了生命附加值的条分缕析的界定。于是,为了那些虚无的东西而甘愿放弃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它甚至成为人生的必修课程。它有历史必然的堂皇理由,却是对人性无情的背叛。

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我常常感动于其中母亲对孩子细腻的呵护和理解,那种出于天性的怜爱,那种出于生命的尊重,那种出于血缘的责任,让滚滚红尘中的理性选择显得左支右绌和微不足道。在母亲的眼里,孩子的一切都有它可爱的道理,都有它必须经历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舞台上的主角,母亲不过是剧务,负责提供他成长需要的道具,如此而已。作为母亲的龙应台,没有把约定俗成的成才观强加在孩子身上。她不关心孩子成不成才,那是孩子以后的事情,她关注的是孩子当下此时的健康和快乐,身体与心灵。所以,所以,她才会把那些在学校里被推荐阅读的童话经典束之高阁,她才义无反顾地把孩子从一天要上七个小时课的台湾幼稚园里领出来,让孩子享受那以玩为目的的漫长假日。有一个开明、豁达的母亲是幸福的。读罢此书,我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向作者致敬,因为,她让我们重新打量曾经被我们轻易放弃的情感细节,她让我们再次审视我们在爱的旗帜下对孩子犯下的罪过。当然,站在依然被监视、被剥夺、被伤害的孩子的立场,这本书便是一本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成长童话、亲子典范,它应该成为家长们的必读书目。

《孩子你慢慢来》句子赏析

1、现在这个男人当然完全地属于你,做妻子的你;但是他的过去却属于我,做母亲的我。

2、这个世界,凡有爱的事情都好办一点,怕的是恨,不是爱。

3、这家书店只卖两种书:社会主义思想和女性主义。

我的手指在寻找答案,谁能告诉我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

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没有它空旷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

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4、华安爸爸说,很骄傲地,'别忘记,我是世界上第一个抱他的人。

'能够这样见证宇宙的蕴吐,能够这样拥抱鲜活的生命,是多厚的恩泽啊!却有男人推拒这样的特权。

5、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恶事,没有必要让两岁就开始直到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匆促,何其珍贵!6、一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

是这样的,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

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他。

孩子你慢慢来的摘抄赏析,急急急!!!

妈妈心惊肉跳地读着白雪公主的故事,短短的情节中,有各形各式杀人的方法:用刀子砍头,用剪刀剖开胸膛取出心脏,用丝带套住脖子把人勒死,用毒药给人吞下……我怎么能跟两岁的孩子讲这种故事?妈妈抛开书,自言自语起来。

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

人的快乐童年何其匆促,何其珍贵!妈妈边想,边抽出《阿里巴巴四十大盗》。

赏析:妈妈想给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记忆,想让孩子有一颗童真、善良的心,因为童年是如此的短暂,却如此的弥足珍贵。

不管未来有多么险恶,多么凶残,孩子总会经历,还在还是童年的时刻,尽量让孩子多体验一些生活的美好,单纯,清澈,这也是一个做母亲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孩子的引导与浓浓的爱意。

白雪公主虽是童话故事,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充满了算计、心机与恶意,未免太过于血腥,相比较而言,《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更能向孩子传播正能量。

(我是学中文,自己赏析的,看可否采纳?)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急用(最好是自己写的),谢谢!

“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

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算是一个沉重的开头。

婆婆对孩子的呵斥,也许只是一种对客人的尊重,而作者对孩子的耐心等待,让我看到了一种对孩子的尊重。

“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

”作者对孩子打蝴蝶结时细腻的描写,我仿佛真的看到一个孩子正在耐心地用草绳编蝴蝶结,由于还是个五岁的孩子,手眼并不是特别的协调,因此,总是穿不进洞里,但是他没有着急,仍然不紧不慢的做着,仿佛这个杰作能给他带来很大的成就感。

这种属于孩子的内心的平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

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

可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对母亲而言,对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作为孩子在平日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女性长辈之一,作为对孩子们的生活、教育起着重要作用的我们,更应该对这句“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有深深的思考和认识。

这本书中,第二个故事提到了一个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被老师责骂,最后,带着三个弟妹,在爱河边跳了下去。

看到这里,我的心狠狠的纠了一下。

其实,我一直没有看懂这段文字被放在这里的目的,也许是想说,若是这位教师能给孩子一个“慢慢来”的机会,孩子就不会因为压力与鄙视而自杀;也许,是想让教师也能和作为母亲的一样,关心孩子,耐心地对待孩子。

这本书的封面,是一个孩子低着头,默默地走在一片落满枯黄树叶的路上。

他小心翼翼,又仔仔细细,看似一个在落叶中寻找宝藏的考古学家。

这个年龄的孩子,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他们研究着身边的任何事物,包括他走的路和路边的风景,又比如,枯树叶中的奥秘。

《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夹杂着许多母亲与孩子在一起的照片,那是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它记载着一个个母亲用爱浇灌着孩子,用耐心哺育着孩子的感人故事。

边上那些美丽的文字“孩子将我带回人类的原始起点,在漠漠穹苍和茫茫大地之间我正在亲身参与那石破天惊的‘创世纪’……”,让我深有感触。

幼儿教师,正如孩子们的母亲一般,我们照顾着他们的起居饮食,熏陶着他们的审美,丰富着他们的学识与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但是,他们带给我们的却是孩童般的心灵,他们为我们展示着这个社会各种的美好面。

这难道不是一种天赐的恩惠吗?孩子们的世界,和我们成人是不一样的,孩子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尴尬,就不能只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出发,应该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

其次,小孩子与生俱来,对外界新奇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就会问一些奇怪或让我们惊奇的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培养孩子的这种质疑能力。

再者,孩子们的观察力又有着他们独到的一面,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观察结果,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观察这个世界。

所以,幼儿教师要做好这份育人工作,首先要当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能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谈,不添加任何的主观色彩。

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尝试着去完成一件事,这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

它能极好地锻炼孩子的能力。

事实上,只有孩子自己做过或主动尝试的事情,才能让他们即喜欢,又印象深刻。

往往教师、家长逼着做的事情会让孩子很反感,效率也低下。

幼儿园的孩子,能力毕竟还很有限,对于一些事情,他们不能很快的,很利索的完成,这时,作为教师,我们万万不可着急,我们要耐着性子,让孩子慢慢来。

我在给小班新入园的孩子上美术课时,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水彩笔,如何整理好用好的彩笔,在请他们演示操作时,他们不停地回忆老师是怎么做的,动作放到了最慢,当时,为了整节课进度的我,真想接过孩子的笔替他完成之后的操作,可是,我们的教育,不正是以培养孩子的习惯和能力为目的的吗?为此,我还是选择了耐心地等待。

孩子们也会有着急的时候,拿杯子接水的时候,排队去玩的时候,上课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他们都会露出焦虑着急的神情,有的甚至是用身体语言和眼泪来表达的,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劝他们不要着急,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在现代如此快节奏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对人生的态度也显得越来越急躁,不知是谁高喊出了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千万家长整装待发摩拳擦掌,千万幼教机构调整课程加速发展,千万早教中心拔地而起日进斗金,在这千千万万的希望与期待下,孩子们收拾起童心,规范地坐在课桌前,从“你我他”到“1...

孩子你慢慢来。

哪些好词。

各位看过的学霸,请指教!谢谢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龙应台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这样一个理智的做法,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孩子你慢慢来》,是的,慢一点,我们可以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丰盛的礼物。

更真切地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爱。

所有的育儿书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

我们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认为他样样都不应该落后,我们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进步,却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

是的,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强大,希望他优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烦。

却忘记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

看过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深刻地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温柔的坚持。

是的,我们不要做强人,就让我们恢复温柔的本性,让生命恢复它本来的美丽面目。

想起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卷首语: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

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龙应台看着那个五岁的孩子,用草绳打个蝴蝶结,她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扪心自问,我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看着自己渐已长大的儿子,我越来越觉得做母亲是一门学问,一门很伟大很深奥的学问,远远难于做一位老师的角色!有时候很茫然,有时候很疑惑,有时候又沾沾自喜。

看着学习上不优秀的儿子,缺忽略了他身上很多的闪光点:他阳光,他自信,他对未来充满自信,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待人处事从容文雅,他生活上不用你操心,还会倒过来劝解你、安慰你,他坚持自己的爱好,在音乐上有天赋、肯努力……呵呵,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为什么仅仅因为他不适应应试教育而责备他?给自己一个信念:做像龙应台一样的母亲!只想对儿子说,人生的路很长,你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启,让我们慢慢地、美美地、坚强地一起走!这是一本口碑很好的书,很早就听过,提起龙应台,第一反应是她的散文《野火集》。

我会以为那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散文。

这里的龙应台全然没有《野火集》里的忧国忧民,呈现于书里眼前的只是一个母亲,爱着她的两个孩子,仅此而已,却使我产生了更大感动与共鸣,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 龙 女士的这本《孩子你慢慢来》。

这书适合所有已经或将会成为母亲的人看,适合所有教育工作者看。

不过,这本书里面的文章,大概是龙应台所有文章中最特别的,它们完全是温情与理性交融、母爱的光泽与孩童的谐趣洋溢的生活散文。

诚如封底所言: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

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大部分的女作家在文章里都会流露出一点女性独有的笔调,但是看她的文章一开始会让人觉得是个男作家写的。

而这本书则完完全全是从一个女性的感受,一个妈妈的视角写的,所以充满了温馨的感觉。

如天上的云,一团团一块块的,有时白、有时黑,云的背后是蓝色的天空,偶然飞机经过时有长长的尾巴,把天空分开,如此细腻的描写,眼前彷佛出现 龙应台 女士如何跟儿子相处和教导的画面。

诸如送孩子上学时见到一景一物,严选孩子看的故事书,孩子犯错时循循善诱……这些平常的事,描写得细腻动人,像有一股暖流注入心中。

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个人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

可是使我觉得幸福。

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 ——这段话震撼了我,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读后感《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因为爱,她并不遗憾为了孩子而占去她原本计划好的时间、不在乎岁月侵蚀渐渐变成黄脸婆的容颜。

她知道:一旦身为母亲,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大人成长的过程。

用心的父母,可以从中学会很多东西并获得快乐。

虽然身为儿女,还未尝试过为人父母,有父母的感受,但想到有个与我血脉相连的人这样无私地深爱着我顿时很感动。

我想,到妈妈年老行动不便时,我也要紧握她的手说:「妈妈,你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所包藏的母爱,除了一个母亲能用心感受到,还有任何一个爱妈妈的孩子都能挖掘。

我好羡慕安德烈和飞飞。

在这个没有冬阳的日子读这本暖暖的书,整个人都暖和了,被温情包围...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全文

好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书了,觉得自己应该充实一下自己,在组内老师的推荐下,选择了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闲暇时翻看着这本书,与这位母亲一起分享对孩子成长的点滴记录,用心地感受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感受他们在成长中的喜悦与泪水。

文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有无数的忍俊不禁,嘴角禁不住一次次上扬。

从龙应台与两个孩子的交流相处,我觉得她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孩子的问题上她有自己的教育智慧。

《孩子你慢慢来》,是的,慢一点,我们可以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丰盛的礼物。

更真切地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爱。

所有的关于教育孩子的书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

我们都会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认为他样样都不应该落后,我们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进步,却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

这就是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强大,希望他优秀。

有的时候却忘记了,谁是孩子命运的主导,谁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看过《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的,其实都能深刻地感悟到,也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坚持,更需要温柔的坚持。

想起文中龙应台在买花时,遇到帮她包花非常吃力的5岁男孩,她这样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凉的小孩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的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的5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龙应台看着那个五岁的孩子,用草绳打个蝴蝶结,她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扪心自问,我们在面对班里的孩子时,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面对班里的孩子们不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自己是否有耐心让孩子慢慢来呢?耐心是赢得成功的一种手段,而我们有时候有,有时候却没有,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每天都保持为同一种心态,也不可能脱离纷杂事物的干扰,但我们如果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怨气,多一点爱心,少一点急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菲薄,是不是会让我们自己的心境明亮起来?会不会使我们的内心充盈起来,会不会让我们的心情快乐起来?苦闷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快乐呢?耐心可以换来感动,急躁易有抱怨。

教育是一项工程,也是一种艺术。

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耐心让我们的学生快乐起来,成绩提高上来,让自己内心有一种学生问候与念及的满足,让自己有一种学生功成名就时的自豪与欣幸。

这就是耐心的老师吧。

我愿从容地等待,在孩子的身旁陪伴他静静地成长,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是一项慢速作用的过程,母亲需要静静陪伴,教师也是这样。

孩子的世界有着成人不能理解的模样,而要想很好地观看这个世界里的风景,“慢”是最为重要的。

慢慢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