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⑴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千里马有怎样可悲的遭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人们常用文中两句话概括自己怀于不遇,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才能之士的悲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文中哪句话包含了一个反题,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个人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用一个与马有关的成语来比喻:_____________。 (11)在封建社会里,有才能的人被压制、埋没,而一个人一旦得势,则亲朋好友即使平庸也跟着发达,所谓“一人得道,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作者借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者愤慨的情感。说说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策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3.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的什么关系? 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5.“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7.“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8.找出文中描写“食马者”平庸、 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作用?

9.读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时”你有什么感受?

10.本文结尾两句,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11.“ 策之不以其道”中的“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12.你怎样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3.作者的人才观中什么?你对这种人才观是怎样看的?

14.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人才和伯乐之间的关系的?

15.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和本文阐述的观点是否相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1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做简要阐述。

答案

1略

2.伯乐:识别人才,利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和策马者:埋没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3.提出中心论点,开篇点出论证的前提,有提挈全文的作用。指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

4 .统治者昏庸浅薄,世上缺少识别人才的伯乐。

5.愤世嫉俗,对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重用人才的不满,对被压制折人才的同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

6.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能被人发现,也就等于没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

7.反问。表达作者愤怒谴责“食马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讽,把“食马者”的平庸无能写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9.对千里马的遭遇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表示强烈愤慨。

10.点明文章主旨。“不知马”三个字是文章主旨所在。

11.千里马的特性。

12.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13.作者主张通过伯乐发现人才。这种人才观具有片面性,选拔人才可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14.可以围绕千里马应充实自己并主动抓住机遇展露才华,而伯乐应该是不拘一格来发现人才。

15.《马说》强调的是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而龚自珍则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呼唤能拯救天下的人才。

16.言之成理即可。如:我认为千里马自身素质更重要。千里马应具备自人推销的能力,不应一味等待伯乐的赏识,应主动地寻找机会展示自己。

马说的重点句子理解性默写题

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⑴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千里马有怎样可悲的遭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人们常用文中两句话概括自己怀于不遇,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才能之士的悲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⑺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⑻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⑼文中哪句话包含了一个反题,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一个人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用一个与马有关的成语来比喻:_____________.(11)在封建社会里,有才能的人被压制、埋没,而一个人一旦得势,则亲朋好友即使平庸也跟着发达,所谓“一人得道,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作者借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者愤慨的情感.说说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策马者”分别比喻什么?3.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的什么关系?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5.“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7.“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8.找出文中描写“食马者”平庸、 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作用?9.读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时”你有什么感受?10.本文结尾两句,对全文有什么作用?11.“ 策之不以其道”中的“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12.你怎样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13.作者的人才观中什么?你对这种人才观是怎样看的?14.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人才和伯乐之间的关系的?15.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和本文阐述的观点是否相矛盾?谈谈你的看法.1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做简要阐述.答案1略2.伯乐:识别人才,利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和策马者:埋没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3.提出中心论点,开篇点出论证的前提,有提挈全文的作用.指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4 .统治者昏庸浅薄,世上缺少识别人才的伯乐.5.愤世嫉俗,对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重用人才的不满,对被压制折人才的同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6.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能被人发现,也就等于没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7.反问.表达作者愤怒谴责“食马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讽,把“食马者”的平庸无能写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9.对千里马的遭遇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表示强烈愤慨.10.点明文章主旨.“不知马”三个字是文章主旨所在.11.千里马的特性.12.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13.作者主张通过伯乐发现人才.这种人才观具有片面性,选拔人才可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14.可以围绕千里马应充实自己并主动抓住机遇展露才华,而伯乐应该是不拘一格来发现人才.15.《马说》强调的是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而龚自珍则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呼唤能拯救天下的人才.16.言之成理即可.如:我认为千里马自身素质更重要.千里马应具备自人推销的能力,不应一味等待伯乐的赏识,应主动地寻找机会展示自己.

《马说》重点词语解释和翻译句子

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an)。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世上先有伯乐,这样以后就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不能从外面表现。

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都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打马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注释1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 而:但是,可是。

3 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 故:因此 。

虽:即使。

名:名贵的。

4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

祇(zhǐ):只是。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5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间。

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

骈死:并列而死。

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槽6 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著称,即人们并不认识这是千里马。

以:用。

称:称呼。

7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8 一食:吃一顿。

食,吃。

9 或:有时,或许,甚至10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1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12 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13 食马者:食,通“饲”,喂。

14 其:指千里马,代词。

15 是:这样,指示代词。

16 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17 能:本领。

18 足:足够。

19 才 :才能。

20 美:美好的素质。

21 外见: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

22 且:犹,尚且。

23 欲:想要。

24 等:等同,一样。

25 不可得:不能够得到。

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6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7 求:要求。

28 策之:鞭打马。

策:用鞭子打,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

之:代词,指千里马。

29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

(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30 食之:食,通“饲”,喂。

31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

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材:通“ 才 ”才能。

32 鸣:马叫,33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4 执:拿。

35 策:马鞭,这里指驱使36 临:面对37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38 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难道。

39 其(2):恐怕,表推测语气,确实。

40 邪:通“ 耶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相当于“吗”41 知:懂得,了解,认识。

42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

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43 食马者:指不懂得重用人才的官吏。

44 伯乐:贤明的君主,懂得如何重用人才。

通假字(1)才美不外见: “ 见 ” 通“ 现 ”,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饲养;“ 材 ” 通 “ 才 ”,才能。

(3)其真无马邪: “ 邪 ” 通 “ 耶 ” ,表示疑问,相当于“ 吗 ”。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5)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祇”通“只”,只是。

希望可以帮到你!

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重点句子

马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送东阳马生序-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语文九上词五首提示性默写

1.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2.杜甫的<<望岳》中,诗人想像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 , 。

3.陆游的《游山西村》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 。

4.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沙漠景象的两句诗是 。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诗,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 , .6.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盂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辨: 。

7.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8.清代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描绘了一幅听竹的画面,我们学过的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也有一句描绘类似情景的诗句: 。

9.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 旧”的对 比,下片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 。

10.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 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 。

11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

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

12.在我国古代,很多文人身处逆境还关心着社会,在他们的诗文中表现出了博大的胸怀,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有: 。

13《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 , 。

14《黄鹤楼》一诗中表达诗人浓浓的乡愁的句子 , ?1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 是: , 。

16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 。

”(论语)) 17.《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18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人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 。

19.今年六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郦道元描述的昔日“眠者歌日”的“ , ”的三峡秋日的凄凉景况将一去不复返了。

20《观书有感》这首诗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 , 。

21.王安石在《书湖阴先生壁》中巧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 .2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插入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他认为只要对“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诗句是: , 。

23.<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 , 。

24.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表达其建功立业的词句是: 。

25《(论语)十则》中,感叹时间流逝的名句是: 。

26《行路难》中,最能表现诗人李白抱负远大、执著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 。

27.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用取譬设喻的方法来阐述道理。

其中“ , 。

”二句,则重点从舍生取义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本文“舍生而取 义”这个中心论点。

28陶渊明《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

29.曹判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

30.《鱼我所欲也》中可以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 。

31.在刘禹锡的32.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 .33.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十则》中孔子的话:“ , 。

” 34《五柳先生传》中表现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人格的两句赞语是: 。

35.《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原因的句子是: , 。

36《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 。

37.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许多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浪潮中老一辈的建设者们无不欣慰地说: , 。

[用赵翼《论诗》中相关诗句回答] 38.古代诗词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

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中,秋高气爽、鹤冲云霄的景象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 , 。

”而在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 的优国和思亲之情: , 。

39.古往今来,成就大业的仁人志士往往经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感觉痛苦疲惫时,不妨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的名句“ , 劳其筋骨……”来激励自己。

40古诗词中有很多实写“山”“水”“花”“鸟”的句子,任选其中的两项,各写一句。

41、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其实是“ ”,意在干涉他国内政。

(用《醉翁亭记》中的句子)4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了雄浑 开阔的意境。

古诗词中有很多这样的写景诗句,请写出你最熟悉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

初二上语文1,2,5单元的重点

字、词篇 第一单元 锐不可当(dāng) 业已(yǐ) 绥(suí)靖(jìng) 阌(wén)乡 聿(yù) 鄂(è) 豫(yù) 阻遏(è)疟子(yàozi) 寒噤(jìn) 蹿(cuān) 仄(zè)歪(wāi) 张皇(huáng)失措 尖利 能耐 央告 转弯抹角 月明风清 拂(fú)晓 瓦砾(lì) 地窖(jiào) 鞠(jū)躬(gōng) 颤(chàn)巍巍(wēi) 箧(qiè) 赃物 制裁 荡然无存 纳粹(cuì) 肃穆 荒谬(miù) 健忘 第二单元 谋(móu)死 鼹(yǎn)鼠 切切(qiè)察察(chá) 絮(xù)说 顺顺流流 辟(pì)头 苌(cháng) 浯(wú) 震悚(sǒng) 干戚 图赞 懿(yì) 皋(gāo) 骇(hài) 掳(lǔ) 疮(chuāng)疤(bā) 诘(jié)问 渴慕(mù) 疏懒 霹(pī)雳(lì) 孤孀(shuāng) 差(chāi)使 狼籍 簌簌(sù) 典质 惨淡 赋闲 勾留 迂(yū) 蹒(pán)跚(shān) 拭(shì)擦 颓(tuí)唐 触目伤怀 琐屑 情郁(yù)于中 大去 交卸(xiè) 凹凼(dàng) 尴(gān)尬 (gà) 烦躁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杨绛(jiàng) 塌(tā)败 默存 伛(yǔ) 翳(yì) 滞(zhì)笨 愧(kuì)怍(zuò) 攥(zuàn) 荒僻(pì) 取缔(dì) 骷髅 克扣 接济(jì) 唏(xī)嘘(xū) 稀罕 噩(è)耗 呵斥 焦灼(zhuó) 伎(jì)俩(liǎng) 颠(diān)沛(pèi) 吊(diào)唁(yàn) 文绉绉(zhōu) 长途跋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八年级(下)古诗文默写 1、“欲为圣明除弊事, 。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莫道不消魂, , 。

” (李清照《醉花阴》) 3、“ ,甲光向日金鳞开。

” (李贺《雁门太守行》) 4、“ ,愁云惨淡万里凝。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蝉则千转无穷, 。

” (吴均《与朱元思书》) 6、《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历来为人们传诵的两句是: , 。

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寓情于景是诗句是: , 8、《别云间》中深刻的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亡国之痛十分深沉的诗句是: “ , !” 9、《水调歌头》中诗句“ , , 。

”到出了世间万事万物不可能永远完美、团圆,人生有聚也有散的自然规律,富含人生哲理。

《水调歌头》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10、人们常引用韩愈《马说》中的句子:“ , 。

, 。

”来说明:人才需要有人来发现和培养,发现人才的人很重要,比人才更难得。

《马说》中阐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马说》中写千里马的屈辱至死的句子是:“ , 。

” 《马说》中表明全文主旨的一句是:“ , 。

” 11、《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揭示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是: , 12、《陈涉世家》写陈涉年轻时的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 《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对封建贵族制度不满的句子是:“ !” 13、生活中,许多人(比如优秀的人民教师)有极强的奉献精神,我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 。

”来称赞他们。

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千古名句是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寓情于景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 15、《天净沙.秋思》中表现了游子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

” 16、《雁门太守行》中表达欲报效朝廷的诗句是: , 17、《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的主旨句是:“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聚”和“怒”分别从 觉和 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的 。

附:文中出现的要求记诵的名句 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3.《气候的威力》)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邓家先》) 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2.《核舟记》)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语文书221页) 文言文复习题 一. 古诗文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 ;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 , 。

2.《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 , 。

3.《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的心情的诗句是 , ;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直接写明月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 , ;写出词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 , ;写曲人驻远望、感慨横生的诗句是 , ;曲中的主旨句是 。

6.《饮酒》中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迷惘的诗句是 , ;诗中体现作者爱菊的名句是 , ;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 。

7.《行路难》中,表明诗人的政治出路全初权贵堵塞的诗句是 , ;暗用典故的诗句是 , ;表达诗人终将冲出苦闷,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情怀的诗句是 , 。

8.《茅屋这秋风所破歌》中,写出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的句子是 , ;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 , 。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高分悬赏,初三复习用,将所有初中语文文言文的重点句子,包括古诗...

中考古诗文背诵试题集锦第一部分:中考七年级上下册古诗文默写名句汇编一、《论语》十则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三、《次北固山下》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钱塘湖春行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五、《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六、《天净沙 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八、《过故人庄》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十、《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一、《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十二、、《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十三、《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十四、《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十五、、《峨嵋山月歌》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十六、《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十七、《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十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十九《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二十、《论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第二部分:2010年中考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名句汇编(八年级,九年级)一、《鱼我所欲也》(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曹刿论战》(6)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四、《邹忌讽齐王纳谏》(6)五、《出师表》(5)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08中考)3、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六、《桃花源记》(3)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七、《三峡》(3)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八、《马说》(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九、《陋室铭》(3)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08中考)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十、《小石潭记》(4)十一、《岳阳楼记》(4)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十二、《醉翁亭记》(4)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3.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十三、《与朱元思书》(4)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十四、《关雎》(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十五、《饮酒》(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07中考)十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08中考)十七、《使至塞上》(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十八、《行路难》(4)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十九、《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二十、《望岳》(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十一、《春望》(3)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二十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二十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二十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十五、《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二十六、《雁门太守行》(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二十七、《赤壁》(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十八、《无题》(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十九、《相见欢》(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三十、《渔家傲》(5)千嶂,长烟落日孤城闭。

(08中考)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

...RT,要古文就可以了,古诗就不用了.古文的重点背诵段.就是考默写...

初一:《论语》十则全篇 《伤仲永》最后一段 《口技》中“遥闻深巷中犬吠”到“几欲先走”部分 《狼》的最后一段 初二:《桃花源记》中“缘溪行”一直到“不足为外人道” 《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到文末 《三峡》中描写几个季节的段落 《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色的几句 《与朱元思书》全篇 《五柳先生传》中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马说》的第三段 《小石潭记》中几处写景的句子 《岳阳楼记》中“予观夫巴陵胜状”到文末 《醉翁亭记》中几处写景的句子.初三:《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志向的句子 《唐雎不辱使命》中“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几句 《隆中对》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大事及采用的“三步走”战略的相关段落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国内政事的安排、提出建议的部分 《公输》中墨子与公输辩论的部分 《孟子》二章全篇 《曹刿论战》中的第二三段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一家事劝勉齐王的段落 ,等等.有些课文通篇都是名句,所以要选全篇,有的名句就包含在段落中,但上下要连贯,所以要选全段

小石潭记,重点问题

《小石潭记》中考专练2008年深圳市(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2)佁然不动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水尤清冽(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

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4分)6.大约(1分)(2)呆呆的样子(1分)7.水格外清凉。

(2分)(得分要点:整句翻译通顺给满分,其中“尤”、“清冽”各占0.5分,如学生把“尤”翻译成“尤其”也给分。

)(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分)(得分要点:整句翻译通顺给满分;“选贤与能” 翻译通顺给1分,“讲信修睦” 翻译通顺给1分)8.此题答案多元化。

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两者结合起来,表达通顺的给满分。

答出其中一方面的则酌情给分。

2008年菏泽市【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①以其境过清 ②不可名状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2分)10.①因为 ②说出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11.①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2.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3.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2008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 分)(1)水尤清冽(2)悄怆幽邃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伐 (1)伐竹取道 (2)齐师伐我B.去 (1)乃记之而去 (2)停数日,乃去C.其 (1)不可知其源 (2)其真无马邪D.以 (1)以其境过清 (2)属作文以记之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2 分)5、(1)尤:特别(2)悄怆:优伤的样子6、B7、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翻译完全正确的得2 分,“斗”和“蛇”两个词意义没落实的扣1 分)8、幽深冷寂,孤凄悲凉(意思对即可)2007年四川内江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锹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记 乃记之而去 岳阳楼记B.见 明灭可见 才美不外见C.以 以其境过清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D.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一、生字注音烂熳(màn) 绯(fēi)红 油光可鉴(jiàn) 芦荟(huì) 不逊(xùn) 匿(nì)名 诘(jié)责 抑扬顿挫(cuò) 深恶(wù)痛疾 磨磨蹭蹭(mócèng) 迢迢(tiáo) 文绉绉(zhōu) 宽恕(shù) 庶(shù) 黝黑(yǒu) 禁锢(gù) 侏儒(zhūrú) 尴尬(gān'gà)炽热(chì) 粗制滥(làn)造 藏污纳垢(gòu) 正襟(jīn)危坐 颔(hàn)首低眉 黯(àn)然失色 广袤(mào) 无垠(yín) 髭(zī) 鬈(quán) 锃(zèng) 滞(zhì)留 酒肆(sì) 搓捻(cuō niǎn ) 繁衍(yǎn) 迁徙(xǐ) 觅食(mì) 郁郁寡(guǎ)欢 花团锦簇(cù) 小憩(qì) 冥(míng)思遐想 奁(lián) 朔(shuò)方 胭脂(yān zhī) 褪(tuì)尽 粘(zhān)连 凛冽(lǐnliè) 灼灼(zhuó) 慷慨(kāngkǎi) 伫立(zhù) 睥睨(pìnì) 污秽(huì) 咆哮(páoxiào)鞺鞺鞳鞳(tāngtà) 迸(bèng)射 播弄(nòng)虐待(nüè) 雷霆(tíng) 鞭挞(tà)踌躇(chóuchú) 祈祷(qídǎo) 彷徨(pánghuáng) 罪孽(niè) 霁(jì) 眷(juàn)念 荷戟(jǐ) 稽(qí)首 旸(yáng)谷 一撮(cuō) 翡翠(fěicuì) 蜿蜒(wānyán)胆怯(qiè) 执拗(niù) 馈赠(kuì)真谛(dì) 璀璨(cuǐcàn) 镶嵌(qiàn)酷肖(xiào) 长吁(xū)短叹 千山万壑(hè)心扉(fēi) 憔(qiáo)悴(cuì) 馈(kuì)赠蓬蒿(hāo) 咫(zhǐ)尺 美味佳肴(yáo)萧瑟(xiāosè) 和煦(héxù) 干涸(hé) 吞噬(shì) 裸露 (luǒlù) 媲(pì)美 挑衅(xìn) 相形见绌(chù) 缄(jiān)默 窥探(kuī) 凋(diāo)零 哂( shěn)笑香蒲(pú) 啮(niè)齿类 狩(shòu)猎 牟(móu)取 蹲(dūn)踞(jù) 酬和(hè)即物起兴(xìng) 譬(pì)喻 熹(xī)微淳(chún)朴 龙吟凤哕(huì) 呈贡(gòng) 咂(zā)摸 门楣(méi) 苋(xiàn)菜 囊(náng)萤映雪 车胤(yìn) 籍(jí)贯 腌(yān) 喧嚣(xuānxiāo) 招徕(lái)铁铉(xuàn) 铂(bó) 荸(bí)荠(qí)马趴(pā) 合辙(zhé)押韵 囿(yòu)于 饽饽(bō) 秫(shú)秸(jiē)杆 钹(bó) 家醅(pēi) 如法炮(páo)制 挑剔(tī)枸杞(gǒuqǐ) 薏(yì)米仁 橄榄(gǎnlǎn) 蔫(niān) 怵(chù) 抠(kōu)缥(piǎo)碧 轩(xuān)邈(miǎo) 嘤嘤(yīng) 鸢( yuān )飞戾( lì )天 横柯上蔽(bì) 疏(shū)条交映 短褐(hè)穿结 箪(dān)瓢屡空 晏(yàn)如 衔(xián)觞(shāng)赋诗 硕(shuò)师 叱(chì)咄(duō)俟(sì) 负箧(qiè)曳(yè)屣(xǐ) 皲(jūn)裂 衾(qīn) 佩(pèi)环 篁(huáng)竹 坻(chí) 清冽(liè) 蒙络摇缀(zhuì) 参(cēn)差(cī)披拂(fú) 斗(dǒu)折蛇行 犬牙差(cī)互 浩浩汤汤(shāng) 霏霏(fēi) 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山岳潜(qián)行 隐曜(yào) 樯(qiáng)倾楫(jí)摧忧谗(chán)畏讥 琅(láng)琊(yá) 暝(míng) 繁阴(yīn)弈(yì) 觥(gōng)筹交错 阴翳(yì) 浅鬣(liè) 红装而蹇(jiǎn) 者 汗流浃(jiā)背 曝(pù)沙之鸟 呷(xiā)浪之鳞二、文学常识1《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其日本老师全名是藤野严九郎。

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一首散文诗《雪》,选自他的诗歌集《野草》。

2《雷电颂》选历史剧《屈原》,作者郭沫若,我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3《海燕》选自《高尔基全集》,作者高尔基,前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4《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5《马说》选自《韩愈文集》,作者韩愈,唐朝著名文学家。

6《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唐朝诗人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

8《赤壁》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唐朝著名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9《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10《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集》,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11《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全元散曲》,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

12《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3《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4《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北宋文学家。

15《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集笺校》。

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

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被称为“公安三袁”。

16《行路难》选自《李太白全集》。

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大诗人。

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

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唐代大诗人。

18《白雪送武判官归京》选自《岑参校注》。

作者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19《已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作者龚自珍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

谁给我初中毕业考试语文的复习大纲·50分(找到了在加20分)

I.考试依据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

试题若取材于课本,不超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九年级)(以下简称“教材”)的范围。

II.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积累与运用包括字词、语句和古今优秀诗文的积累以及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但要能用来帮助理解具体材料中的语言难点,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并能灵活运用。

(一)知识积累1.字音、字形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

重点掌握教材中涉及的生字词的音、形、义;做到读音准确、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2.文学常识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3.背诵、默写⑴现代诗文(课本规定的部分):①《生命的意义》;②《春》;③《天上的街市》;④《毛泽东词二首》;⑤《七律长征》;⑥《故乡》(最后三段)。

⑵古诗文(《课标》推荐背诵的16篇文言文(课本规定背诵的部分)和34首古诗词)。

⑶名言名句(取自课文和《语文读本》(1-6册)的“附录”)。

(二)表达应用⑴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⑵准确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实词和常用成语。

⑶辨析、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⑷能根据情境缩写、扩展、仿写语句。

⑸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二、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能熟练运用各种阅读方法,以不低于每分钟500字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

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理解常用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重点了解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等的主要用法,能理解选文的基本内容。

不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3.阅读简单的说明文和一般的科技作品,能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掌握常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

4.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和阐述。

5.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说出从中获得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试卷一般设一段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的浅易文言文,主要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

设两段现代文阅读,均取自课外。

古诗词欣赏不限范围,重点考查学生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口语交际教材中12个“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均为考查范围。

通过设置口语交际情境,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作文只考1篇,不限文体。

具体要求是:1.能正确理解题意,做到所写符合题意。

2.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明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

做到文体规范,结构完整。

6.做到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五、综合性学习教材所编12个语文实践活动、10个专题均为考查范围。

主要考查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的收获、体验、感受。

六、课外读物教材中“名著推荐与阅读”中推荐阅读的6部作品均为考查范围。

主要考查学生有未阅读原著,落实教材中关于“名著阅读”的有关要求。

七、试卷组成和难度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分值控制在总分值的10%左右。

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分值比约为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