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希特勒派一帮德国兵换上波兰士兵的衣服,到波德边境上占领了一家德国的电台,在电台里用波兰语一通咒骂德国。希特勒这时让全国的广播与这个电台接通,让全国人“知道”波兰人入“侵了”德国。
2、按照先期制定的“白色方案”,以反击波兰入侵为借口,德军航空兵配合装甲部队对波兰进行闪电突击,波兰空军倾刻瓦解,大部分飞机被消灭在机场上,不久,波兰地面防线崩溃,主要工业区陷落,许多师遭分割包围,德军开展纵深打击,迫使波军向腹地溃退。
9月16日,波兰政府逃亡国外,被遗弃的守军和人民进行顽强的抵抗,但落后的波军根本没有进行现代化战争和力量和经验,作战武器和战术仍停留在一战时代。骑兵甚至荒唐地向敌军坦克部队发起冲击,但是失败已成定局。
1939年9月27日,首都华沙失守,9月30日,莫德林要塞投降,至10月2日,残存的零星抵抗被粉碎,波兰灭亡。
希特勒名句有哪些
民众爱严峻的统治者,甚于爱乞怜的人。
——希特勒 2、我们只能用武器来保卫和平。
——希特勒 3、我要让全世界记住我一千年!——希特勒 4、他宁愿屈服于强者,而不愿去支配一个弱者,所以民众对精神是所受的威胁,并不觉得可耻,就像他们不觉得他的自由被凌,及至逼而反抗就以为可耻的,他们或许不知道遇的冤抑,但见到统治者举止的果毅,言论的坚利而终使他们服从到底。
——希特勒 5、我的意志决定一切。
——希特勒 6、我们已经设定了一个目标,并将为之努力奋斗,直到死亡!只有那些疯狂的大众才是驯服的。
民众是盲目和愚蠢的——希特勒 7、国家的安全不能寄托於别人的恩赐上,历史总是在军刀上前进,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
要生存要尊严,就需要有强大的军备。
——希特勒 8、一个民族正经历著动荡,我们,在被幸运之神垂青。
——希特勒 9、大众就像是个任我为所欲为的女人。
——希特勒 10、每一代都至少应该经历一场战争的洗礼。
——希特勒 11、人类的整个生命离不开三个论点:斗争产生一切,美德寓于流血之中,领袖是首要的、决定性的。
——希特勒
希特勒闪电战为何先闪波兰?
德国出兵的四个方向北上:丹麦 北欧 由于德国海军的实力是远低于法国和英国的 所以要跨波罗的海作战首先就必须击垮英法南下:奥地利 意大利都已经是盟友了西进:法国 拥有当时欧洲最强的陆上军事力量 以及马奇诺防线 当时闪击战还没有被实际验证过 如果贸然进攻法国 一旦计划失败 就极有可能重演一站时的悲剧 变成一场持久战消耗战 这时希特勒最不愿看到的东征:波兰 当时的波兰是在一战后才重新建国的 各方面的实力都很单薄 而且1920年的苏波战争也让他与苏联结下了梁子 如果希特勒进攻的话 再分苏联一杯羹的话 合兵一处 胜算就非常大了
二战时期波兰如何被德军占领的
波德战争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
9月3日,英、法两国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地处中欧的波兰西接强大的德国,东临社会主义苏联,这种与强国毗邻而居的特殊地理位置似乎注定了波兰多灾多难的命运。
20世纪以前,它曾三次被俄国人和德国人瓜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重新恢复了独立。
一战德国战败后,根据《凡尔塞和约》,德国东部的领土划给了波兰。
这些划给波兰的领土包括“波兰走廊”这个狭长的地带,走廊尽头的但泽被辟为了一个非军事化的国际自由城市,它也是波罗的海最大、最重要的海港之一。
这里生活着100多万日耳曼人,他们已经被波兰分隔,而远离了祖国。
因此德国人一直对失去但泽和“走廊”地区耿耿于怀。
希特勒上台后便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也许在他看来,波兰甚至是比法国更不可饶恕的敌人。
更重要的是,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而且波兰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
德国如果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
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在短短几年间就把德国从《凡尔赛条约》下的受辱者变成欧洲最强的军事强国。
自1938年10月起,德国曾多次向波兰提出归还领土的要求,要波兰交出“波兰走廊”和但泽,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遭到了波兰政府的严辞拒绝。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地迅速兼并了捷克斯洛伐克,下一个侵略目标直指波兰。
希特勒给武装部队下达了一份代号“白色方案”的绝密命令,它的目标是在这年的8月底或9月初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入侵波兰,同时要求这个时间不可更改。
希特勒似乎算准了英、法的心理,他对将领们说:“我在慕尼黑会议上领教过英、法的头面人物,他们根本不是能打世界战争的人。
再说,他们凭什么同我们打仗?他们才不肯为一个小小的波兰送死!”然而,3月23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并对波兰的安全给予了保证。
有了英、法的保证,波兰态度更加坚决。
1939年7月28日,希特勒获悉一个重要情报,英、法军事代表团将赴莫斯科,届时将形成共同抗德的联盟。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军事大忌就是同时在东线和西线作战。
希特勒即使再狂妄自大,也绝不敢违背这一原则,愚蠢地将自己陷入疲于奔命的尴尬境地。
他若要入侵波兰,准备在西线与英、法开战,就必须稳住东线的前苏联。
同样,英、法的目的则是要调动起东线的前苏联,迫使希特勒因惧怕两线作战而退缩。
双方都将最大的赌注压在了苏联身上,对于斯大林来说,暂时还不存在倒向哪一方的问题,现在英、法和德国双方都在他的股掌之上,他只想利用这一历史的机遇做出最有利于苏联的决策。
眼下斯大林还不想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卷入双方的争斗,“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而充当一方的炮灰”。
此外,再加上苏联提出要保卫波兰,抗击纳粹入侵,就必须允许苏军进入波兰境内,遭到了波兰政府的拒绝,因为他们对苏联人的戒心并不比德国人的小。
波兰的这一决定使斯大林下定了决心。
1939年8月23日,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赶到克里姆林宫会见斯大林。
当晚,双方便签署了一经签字立即生效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达成了共同瓜分波兰的秘密议定书。
希特勒暂时免去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他要放手对付波兰了。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的尸体。
接着,全德各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轰炸机群呼啸着向波兰境内飞去,目标是波兰的部队、军火库、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
几分钟后,波兰人尝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空中打击。
波兰城市和港口遭到德国战机的轰炸,首都华沙也未能幸免。
约1小时后,德军地面部队从北、西、西南三面发起了全线进攻。
空中和地面的紧密配合使波兰乃至整个世界第一次领教到了“闪电战”的利害。
波兰军队猝不及防,不到48小时,波兰空军就被摧毁。
无数火炮、汽车及其他来不及撤退的重型装备当即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遭到破坏,部队陷入一片混乱。
德军趁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前导,很快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了波军防线。
开战后,波兰驻英国大使迅速致电英国政府,报告波兰受到空袭。
德国大使否认了轰炸的事实,但不久就被官方证实。
英国国王乘车前往唐宁街造访了首相张伯伦,在首相夫妇开车到达众议院之际,议会正在进行最后的讨论,决定对纳粹统治的头目开战,而不是对德国人民开战。
记得一年前,英国还认为只要满足希特勒的要求就能够避免战争,首相张伯伦一直认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欧洲战争。
当时他对英国民众说:“在我看来,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顺利解...
希特勒为什么先进攻波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卷席了
我的一切成就都是用演讲取得的。
” --希特勒 1926年,希特勒发表了他毕生唯一的作品《我的奋斗》。
由于在二战后遭到严禁,如今已经很难看到此书的全本了,只有其中的某些语句偶尔会被人提起。
我们最好不要断章取义,还是从希特勒的演讲录音中寻找他发迹的答案吧。
希特勒的口才与精力极其惊人,他曾创下了在一年内竞选5个不同的职位,7天内拜访20座城市,一天内公开演讲10次的记录。
几乎每次演讲都是脱稿进行,而且针对各地选民关心的不同问题,他演讲的内容也各不相同。
在当今这个时代,像他那样的演说家已经很少见了。
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巴伐利亚的奥地利人,他的德语普通话能讲得如此标准,实属难能可贵,这也说明了他在演说方面花的功夫。
希特勒的演讲有很多不同与别人的特点:首先,他在演讲前一定要沉默很长的时间,一直等到群众由闹到静,又从静到叽叽喳喳时,才开始发言;其次,他演讲开始时语调极其平缓,但很快就激昂澎湃起来,伴随着手舞足蹈,还经常掂起脚尖,几分钟内就可以达到歇斯底里的境界;再其次,他的演讲从来不超过半小时,往往只有十分钟左右,在此期间,他不会给听众任何打瞌睡或织毛衣的机会;最后,他演讲的内容相当简洁,提到最多的就是“德意志”、“国家”、“民族”、“振兴”、“正义”、“敌人”、“形势”、“斗争”、“成就”之类的词,从来不引经据典,只谈论现代的事情。
在他牙缝里冒出的每一个字都洋溢着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气息,令从幼儿到老者的全体人民都为之热血沸腾,那种疯狂的场面使得文革都黯然失色。
让我们来看一段他演讲的摘录: “德意志,人民们,同志们。
在今年1月,英法等国对我党、我国提出了……、……、……。
我坚决地拒绝了他们的这种无理要求!我从不相信外国人的援助!从不!我从不相信那些来自我们国家与民族之外的所谓援助!德意志的未来要靠我们的人民!只能靠我们的人民!德意志人民,神圣的德意志人民,必须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冷静、勇敢来克服一切困难!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前进,我们的民族才能振兴!那些所谓的外交和非政治性援助的唯一目的就是破坏我们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败坏我们民族的斗争意志!在那些所谓的国际组织和协议里,也隐藏着同样不可告人的邪恶目的!……希特勒领导下的德意志政府只为本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那些我们永远的敌人,德意志永远的敌人,从他们的舌头上流出来的只能是谎言!任何与他们合作的企图都是对德意志民族的背叛和犯罪!背叛和犯罪!我们将和这些无耻的、邪恶的敌人们斗争到底!斗争到底!直到永远!直到彻底消灭他们为止!……我们已经克服了无数的困难,获得了无数的成就,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我们!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德意志人民!……” 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与叫好声贯穿了他的整个讲演过程.这种极度排外、惟我独尊的右倾民族主义思想,与一战后德国人极度的失落感截然相反,但又紧密相连,它们形成了一把利剑的两道锋刃,都是可以杀人的,而且是杀人不见血的。
当时有报刊曾经这样评论希特勒:“此人正在用演讲杀人。
”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这句话的高瞻远瞩。
但我不想单纯指责希特勒本人,德国后来的纳粹化并不取决于他的这种思想,而取决于全国人民对于这种思想的认同感。
事实上,不仅仅是在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日本,就是在捷克、丹麦、波兰,甚至法国和苏联,都有希特勒的支持者和崇拜者,在当时,那是一股席卷全欧洲,甚至半个世界的浪潮。
谁应为此负责呢?恐怕不只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等几个人吧。
如果不是当时的世界秩序缺乏公德和仁慈的话,如果没有英、法、美等国对德国赤裸裸的无情剥削,如果不是魏玛共和国把经济治理得一团糟,并且还不断丧权辱国的话,这种思想浪潮在德国绝不会有供其生长的土壤。
人民会对希特勒的演说无动于衷,甚至大加嘲??后来执政时表现出的艺术水准看,他如果一心扑在绘画上,也许还真能成为艺术大师呢。
众所周知,这种人的精神状态一般都与常人有所差别。
希特勒的演讲才华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从录音中我们可以发现,希特勒向群众们灌输的理论并不多,它们与其说是政治演说,还不如说是一位军官的战地动员令。
这种演说的方式,其实是他从一战的战壕里耳濡目染,逐渐总结出来的。
当年腼腆而沉默寡言的那个老兵,经过在二十年代不断的摸索,逐渐成长为一位能够控制听众感情的演说大师。
纳粹党早期,他在政治运动中经常显得手足无措,当年军队里的上司就评论他缺乏组织才能,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
他早年的贫寒生活既是他的资本,也是他的负担。
资本在于,他能够想工农群众之所想,急工农群众之所急。
工农群众很容易就把他看作自己人,他在演说中也常常提到这一点。
负担在于,他长期摆不起领导官员的架子,总是时而和劳苦大众称兄道弟,时而又像一个摇滚歌星那样四处为崇拜者签名合影,其形象与一位重任在肩、深思熟虑的大政治家很不相称。
虽然时间像一条滴在顽石上的水流,逐渐改变着这一点,但他平易近人的作风直到死都没...
关于希特勒的名言,求英语翻译
阿道夫·希特勒(德语: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奥地利裔德国人,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总理,纳粹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布劳瑙,1914年8月,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9月,加入德国工人党(纳粹党)并担任党主席团委员,1921年7月,成为德国工人党元首,享有指挥一切的权力。
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发动啤酒馆暴动失败,1933年上台成为元首。
1938年3月11日,占领奥地利,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序幕,1939年到1941年相继占领了欧洲的14个国家,并且把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变为自己的仆从国。
1941年6月22日,进攻苏联,之后陷入苏德战争的不利局面。
1945年4月28日希特勒和爱娃·布劳恩正式结为夫妇,1945年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在德国总理府地下室自杀。
希特勒积极宣扬法西斯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反共产主义、反资本主义、反犹主义,改组并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
试图在欧陆建立以纳粹德国为首的新秩序,力主扩大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间并重新武装德国。
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后,积极扩军备战,并于1939年指挥德军入侵波兰,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期间犯下种种罪行,并迫害和屠杀六百万的犹太人。
...
希特勒为什么能在23天里拿下波兰
是的。
希特勒曾经被中国人救过所以在德国,有很多中国人便过得很好,比如说,蒋公次子纬国,便是德军军官。
德国对中国,远好於英美。
另外,希特勒承担了1936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全部费用,并称中国人是“特殊的、不同一般的有色人种,理应享受更多权利。
” 希特勒在自传中描述童年在维也纳的生活时,曾经提到过,在自己贫困潦倒时受到过一家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家庭的无私帮助,这个张姓(按原文的德语发音 CHEUNG谐译,在英语中也可译为“程”)家庭曾无偿的一次提供给他500奥地利帝国先令作为他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还常常邀请他到家里吃饭留宿。
当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绘画天分时,这个善良的中国家庭还主动帮他联系了闻名的维也纳大学,希望能资助他进入大学学习。
他们的帮助是无私的,是让人无法忘怀的。
希特勒曾在谈起自己往事的时候感叹道。
后来希特勒掌权后合并了奥地利,但那时无论他用什么方法都再也没有找到过这家善良的恩人们。
...
天沦陷的波兰:究竟是希特勒的精明,还是波兰装备落伍
希特勒16岁开始热衷历史,他对于凡是日耳曼民族的一切,都有着同样强烈的热爱。
他大量的读书,参加了林茨的成年教育图书馆和博物馆学会,大批大批地借阅。
他的少年友人回忆,他总是埋头在书堆里,其中,最喜欢阅读的是关于德国的历史与德国的神著希特勒的父亲是个公务员,他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也是个稳定的公务员,但希特勒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他想要当一名牧师。
他和他父亲出现了一些争执,后来他决定当一名画家,但他比较喜欢画景物尤其是建筑,而当时的风气是画模特,所以他也落榜了后来战争爆发,他志愿参加了德国巴伐利亚预备步兵团第16团,且因作战勇敢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和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战争失败后,希特勒发现整个德国社会民不聊生,巨大的战争赔款不仅压垮了国民的生活,还压垮了德国人的心。
正如法国那位将军看到要德国赔款的条约时,仰天长天【这哪里是和平条约,这简直是20年的休战书!】过于苛刻的条约不仅有巨大的赔款,还分割了德国的土地,甚至最夸张的是让波兰这个内陆国获得了一条长长的领土,直接把德国一分为二,德国人内心的痛苦和愤怒可想而知。
其次,德国不是战败,他们直到战争结束时甚至还占着别国的土地,他们是四面楚歌,被迫迫于形势投降谈判的,所以德国民众认为是无能的领袖导致了他们出卖了德国,我们没有打败仗,凭什么要遭到这样的结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希特勒崛起几乎成为一种必然,即使没有希特勒,也会有李特勒,张特勒。
他把他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人党的工作中。
买下了慕尼黑的《人民观察家报》。
在此期间有一批为希特勒的学识、胆量、惊人的口才所折服的各方人士加入到了纳粹中来,由于希特勒的积极活动,一年之内,纳粹党就成为了德国的大党。
纳粹后来因为非法的活动被拉上法庭,希特勒慷慨陈词,用优秀的口才和经历把法庭变成了他的演讲厅,无数德国老百姓听了他的演讲热泪盈眶,当德临时机关被迫放出希特勒时,他已经成为了百姓的英雄,于是希特勒成功一步步成为了德国的领袖。
希特勒的出现,本质上是德国人一战后遭到的惨烈压迫,而德国人人口众多工业产能强,本质上是个强国。
对一个强国处于压迫,结果一定是引起战争,所以纳粹初期的战争在西方很多国家是视为正义的,那些比如奥地利本来就是德意志帝国原本的国家,只是英法强行分成了多个。
而分水岭是闪击波兰,波兰不是德意志过去的领土。
当法国当时的总统开开心心的拿到了希特勒的承诺,说他收复了最后失地就停手,他下飞机笑着说,这是这一代人和平的保障,结果没多久希特勒就闪击波兰,一击震惊天下。
波兰是个西方二线强国,却几天之内全国沦陷,震惊了西方。
波兰和英法签订有防御条约,所以英法迫于条约规定必须向德宣战,二战就此爆发。
这个时候,希特勒已经不是一统德意志,扭转乾坤的英雄了,他是一个开始对外扩张的野心家,德国不断地扩张和逼迫各个国家交出主权,并最后兵进巴黎,南开辟非洲战场,北吞并褚国,西进入潜艇为主的狼群海战,东准备进攻斯大林格勒——当然结局就是战线太长盟友太少不得人心产能跟不上,在苏联广袤的冻土上被拖死,兵败如山倒,希特勒饮弹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