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三篇)
作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人生两 宝,双手 脑, 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是啊,劳动是一个人最不可或缺的,也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
清晨,来到大街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形形色色的路人,不远处,几位清洁工早早的就来到了塘头街,他们左手拿着垃圾桶,右手拿着扫帚,在大路上慢慢的扫着。这扫干净了,再到那儿去扫。他们的身后的垃圾车已装满垃圾,他们肯定很早来。难怪,大街小巷总是那么干净。哦,清洁工人正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闲暇的日子,你走在田间小路上,闻着路边鲜花四溢的芳香。突然,一阵“嗡嗡”声传入耳,同时一群瘦小的身影闯入眼帘,那不是杨朔笔下的小蜜蜂吗,她正在鲜花上采花蜜呢。她一会儿到这朵小花上,一会儿到那朵小花上,不停地忙碌着。我知道,她是要为人类酿造甜美的蜂蜜。哦,小蜜蜂正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一个午后,和外婆走在新建的公路上,发现有很多人在路边种小树苗。外婆告诉我: “可不要小看这些小树苗,等它长大了,功劳可就大了,它们可以阻挡风沙,以免带来沙尘暴;它们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工业排放物等,同时还可以放出氧气,使空气更加清鲜;它还可以护住泥沙,以免下雨了,把泥沙带走。”哦,小朋友们正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
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明白了,劳动是一切美好生活的源泉。
作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二
劳动对于每个人成长的意义非常重大,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伟大的 革命导师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一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 劳动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通过劳动,人类从盘错交织的 大森林 走向陆地,从愚昧无知的远古走向现代文明。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使人高尚,是我们生存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 , 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应该成为全社会的道德共识。
但是, 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劳动“答卷”一直令人担忧。各种传媒不断报道有关当代青少年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差的现象。如近些年上海某著名大学录取的新生中,有60%以上的人不会自己挂帐子,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
据共青团商州区委最近 对 商州 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作过一次调查测试,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衫的占79 %,不能煮好一锅白米饭的占84%,不会和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汽炉的占67%。
据 共青团商州区委 对某小学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整理书包的占39%,家长给洗手绢 的占66%,家长给洗脚的占52.3%;家长给穿衣服的占59%。
看了三份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答卷”,使我们不得不忧虑,劳动这种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素质,中华民族最为优良的品质正遭到某些因素的削弱与侵蚀。结果,许多青少年即使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依然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欠缺。从种种调查报告和现实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劳动观念正日趋淡薄,对青少年的教育已陷入一些误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责任应在家长身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是由于家长思想上的偏差,忽视了劳动教育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可悲的是,忽视劳动教育,致使孩子与劳动人民的感情上发生扭曲,不尊重劳动人民,甚至形成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的坏思想。某小学校的一个孩子课间不慎将眼镜掉入便坑中,急得没办法。一位工友用手从便坑中帮 她掏出来,还给了她。没想到她转身就走了,连个谢字也没有。同学问她,你怎么不好好谢谢人家?她居然说 :“谢什么,她就是干这个的。”
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炼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他们不爱惜劳动成果,不知道这些劳动成果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目前,有不少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爱护东西,浪费现象相当严重。
分析今天在丰盈的物质生活氛围中成长的一代,许多不良的道德、心理品质,大抵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缺少劳动教育中找到根源。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决不可掉以轻心。
实践证明,劳动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孩子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艰苦朴素的好作风。劳动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 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促进身心健康。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快、主动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劳动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
劳动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有些家长不让孩子干家务活,不愿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其实学习并不能排除孩子参加劳动。因为劳动可以改善呼吸、血液循环,促进生 理的新陈代谢过程,调节大脑疲劳,有利于大脑发育。在劳动中,孩子双手的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 手能力。中国自古就有心灵手巧的说法,手巧会促进心灵,心灵又带动手巧。
如湖南省湘潭清联小学的许卫东和张永义,在他们十一、二岁时早晨起来要帮家里烧饭,但又想利用烧饭的时间看书,有时读书入了迷,忘了熄火,饭就烧糊了。为了解决看书和烧饭两不误这个难题,这两个孩子一起研制了一个饭熟报讯器。它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一头是装了米和水的锅,一头是相当重量的沙罐。当饭熟时气体蒸发,重量减轻,沙罐下垂接通电源,电铃便自动报警。如果人在外面,听不到电铃的声音,报讯器还可以自动将炉门关闭。这项成果,在湖南省举办的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这是劳动能激发孩子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的生动一例。
劳动可使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的人格。学会劳动,养成劳动习惯是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人格的重 要保证。劳动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创造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明白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有助于孩子的心灵美。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都自觉主动地承担家务劳动,可以增进家庭的团结、安定,使 家庭气氛和谐。每一位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做合格的家庭成员,这不仅是为了减轻做父母的劳动强度,而且也是为了孩子的一生的幸福。通过劳动,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即在外关心同学、老师,在 家关心父母、长辈,长大成家后才能关心妻子、丈夫。这对 我们这些 现在的独生子女更为重要。
· 据有关方面对各国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美国为72分钟,韩国为42分钟,法国为36分钟,英国为30 分钟,中国只有12分钟。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6—10 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 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擦汽车和菜园里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另据报载,美国和加拿大有17个城市每年举办“铁孩子运动会”参赛者是7至14岁的少儿, 比赛内容是连续进行长距离游泳、骑 车、越野和长跑。每年均有成千上万的父母带着孩子前往报名参赛,角逐“铁孩子”的桂冠。无独有偶,日本 中学普遍设有一门锻炼课程,即在严冬组织学生身着短裤进行户外长跑,旨地培养孩子钢铁般的意志。
这些生活富裕的国家,竟有如此苛刻的教子法,令人大开眼界。相比之下,我们 这些 孩子未免被娇宠得过了头。然而,眼下 我们 这些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大多过于娇嫩,吃不得苦耐不了劳,经受不了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这实在怨不得他人,从72分钟比12分钟的数字里,就不难得出,责任主要在父母身上。该是父母警醒的时候 了,做父母的应充分认识到,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要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和勇于克服困难 、迎接挑战的素质,从小就应给其创造磨炼的机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来越细,劳动的形式和形态日益呈现多样性,劳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被丰富和拓展。于是,有人开始把劳动分出三六九等,总想做自认为体面、轻松、舒适的工作,而对平凡、普通、繁重、艰苦的体力劳动避而远之。在种种错误人生观就业观影响下,许多地方熟练技工紧缺,就业形势严峻。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少数人滋生了好逸恶劳的思想倾向,梦想一夜暴富,一夕成名,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在他们眼里,劳动成了“没本事、愚蠢”甚至“下贱”的代名词,而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甘当“啃老族”,甚至巧取豪夺却被视为“有能耐”、“光荣”,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笑贫不笑娼”的怪现象。这是可悲的、可耻的、可怕的,不仅不能增加社会财富,反而污染社会风气,有损社会公德。
其实劳动没有贵贱之分,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尊重和保护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很明显,这里的“劳动”绝不仅限于产业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复杂也好,简单也罢,只要为社会创造价值,服务于人民,就是光荣的,劳动者就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而那些好逸恶劳者,则应当受到谴责和鄙视。
过去,我们对劳动的理解过于狭窄,只是把从事物质生产、实体经济的简单劳动、体力劳动视为劳动。于是发生了把大批知识分子赶往车间、田野接受劳动改造的荒唐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融入越来越多的知识要素,高科技、智能化对物质生产乃至国力增强的作用举足轻重,社会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样,劳动的形式和形态日益呈现多样性。铁人王进喜手握钻机是劳动,新铁人王启民在斗室里挑灯夜战也是劳动;在田间汗流浃背是劳动,在谈判桌前唇枪舌剑、在重大决断前的冥思苦想、在斗室里伏案疾书、在体坛竞技和在舞台演出,也都是劳动。劳动外延的拓展,必然地使劳模的行业分布由早先的工业、农业、基本建设、交通扩展到金融财贸、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体育、政法、党群机关等等。不仅如此,随着科技进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比例在下降,而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员的比例在增加。这意味着一部分劳动形式会发生变化,由体力劳动转为脑力劳动,同时也意味着,在劳模队伍中,从事科技、教育等脑力劳动为主的人员比例将增加。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其一,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凡有利人民和社会辛勤劳动者都是光荣的,都应当受到大家和社会的尊重;无论是谁,任何轻视劳动、蔑视劳动、贪图享受、不尊重辛勤劳动的人,都是错误的,都是可耻的,都应当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责。其二,不仅辛勤劳动者光荣,而且珍惜劳动者的成果,尊重劳动者的成果,也是光荣的。任何不珍惜和不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和成果的行为,都是可耻的 ,同样也应受到社会的谴责。
在今天的中国,“尊重劳动”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时代的变迁,劳动的内涵和外延还会不断被丰富和拓展,但劳动和创造光荣,劳动者受到尊重,则是永恒的,不可改变的。因为劳动是财富之父,价值之源,是创造人类文明幸福的基础。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尊敬劳模是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今时代,劳动的形式日趋多样。知识是劳动的结晶,创造是劳动的重要形式。“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就是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尊重和保护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我们要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全面小康的指数、现代化的目标空喊不来,坐等不到,必须依靠全体劳动人民坚持不懈地付出艰辛的劳动。劳动和创造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活劳动的投入,任何生产要素都不能发挥作用。只有更深刻地认识劳动的意义,更广泛地挖掘劳动潜力,更有力地激发劳动创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的巨大作用。
坚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我们全体共产党员 、共青团员, 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负有重大责任。首先就是要带好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的要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勤政为民,勇于奉献,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以自觉的行动树起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道德标杆。其次,要清醒地意识到,坚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理念,本身就是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腐蚀,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的需要。“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劳动观,用辛勤劳动的汗水去洗刷思想污垢,才能鄙弃追求享乐、贪图安逸的错误思想行为,拒腐蚀,永不沾,勤奋敬业,为社会进步、国家强盛做出贡献。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国亿万人民,用自己的劳动去辛勤创造。创造这样的伟业、迎接各种挑战,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劳动能力和水平,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劳动孕育历史创造。“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核心是尊重劳动。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自身,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力量,而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最终都要靠劳动来实现。离开劳动,知识形不成力量,人才无法成长,创造就会失去方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基。正是劳动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历史,劳动创造了改革开放 三 十年的发展奇迹。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我们国家的真正强盛和人民的全面富足,需要全体人民继续辛勤工作,继续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继续艰苦奋斗十年、二十年以至更长的时间。即使祖国更富强了,人民更富足了,这种以辛勤劳动为荣的品德和精神,也决不能丢掉。提倡“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要把辛勤劳动当做美德去大力倡导,去发扬光大。因为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都离不开辛勤的劳动。小到个人、家庭,大到民族、国家,坚持辛勤劳动就能兴旺发达;而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则只能衰败、灭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只有明荣辱,正是非,与一切贪图安逸,轻视、鄙视劳动的观念和行为决裂,才能逐步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
我们过去、今天和将来都应该也必须是辛勤的劳动者,只有辛勤的劳动者,才能践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建成我们富裕、强盛的现代化国家;只有永远保持劳动者的本色,我们的社会主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我们追求的光明、公正、清廉、富裕的目标才能实现。
劳动是一首诗,每一个举动都有美丽的韵脚;劳动是一首歌,每一次收获都有好听的音符。也许有一天,四季的风会染白我们的鬓发;也许有一天,岁月的犁会在我们的额头刻上衰老;也许漫长的里程碑会使你步履蹒跚;也许夕阳会落进我们的双眼……但是当我们回首一生时,我们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朋友,请加入劳动中来吧,不论前方的路还有几多坎坷,几多不幸;无论穿过沼泽荒漠,还是步入绿荫花丛,我们都应该去迎接命运的挑战,承受岁月的暴雨狂风!
作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三
劳动对于每个人成长的意义非常重大。来源:作文网伟大的 革命导师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一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 劳动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通过劳动,人类从盘错交织的 大森林 走向陆地,从愚昧无知的远古走向现代文明。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使人高尚,是我们生存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 , 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应该成为全社会的道德共识。 但是, 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劳动“答卷”一直令人担忧。各种传媒不断报道有关当代青少年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差的现象。如近些年上海某著名大学录取的新生中,有60%以上的人不会自己挂帐子,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 据共青团商州区委最近 对 商州 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作过一次调查测试,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衫的占79 %,不能煮好一锅白米饭的占84%,不会和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汽炉的占67%。 据 共青团商州区委 对某小学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整理书包的占39%,家长给洗手绢 的占66%,家长给洗脚的占52.3%;家长给穿衣服的占59%。 看了三份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答卷”,使我们不得不忧虑,劳动这种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素质,中华民族最为优良的品质正遭到某些因素的削弱与侵蚀。结果,许多青少年即使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依然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欠缺。从种种调查报告和现实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劳动观念正日趋淡薄,对青少年的教育已陷入一些误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责任应在家长身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是由于家长思想上的偏差,忽视了劳动教育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可悲的是,忽视劳动教育,致使孩子与劳动人民的感情上发生扭曲,不尊重劳动人民,甚至形成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的坏思想。某小学校的一个孩子课间不慎将眼镜掉入便坑中,急得没办法。一位工友用手从便坑中帮 她掏出来,还给了她。没想到她转身就走了,连个谢字也没有。同学问她,你怎么不好好谢谢人家?她居然说 :“谢什么,她就是干这个的。” 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炼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他们不爱惜劳动成果,不知道这些劳动成果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目前,有不少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爱护东西,浪费现象相当严重。 分析今天在丰盈的物质生活氛围中成长的一代,许多不良的道德、心理品质,大抵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缺少劳动教育中找到根源。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决不可掉以轻心。 实践证明,劳动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孩子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艰苦朴素的好作风。劳动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 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促进身心健康。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快、主动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劳动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 劳动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有些家长不让孩子干家务活,不愿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其实学习并不能排除孩子参加劳动。因为劳动可以改善呼吸、血液循环,促进生 理的新陈代谢过程,调节大脑疲劳,有利于大脑发育。在劳动中,孩子双手的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 手能力。中国自古就有心灵手巧的说法,手巧会促进心灵,心灵又带动手巧。 如湖南省湘潭清联小学的许卫东和张永义,在他们十一、二岁时早晨起来要帮家里烧饭,但又想利用烧饭的时间看书,有时读书入了迷,忘了熄火,饭就烧糊了。为了解决看书和烧饭两不误这个难题,这两个孩子一起研制了一个饭熟报讯器。它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一头是装了米和水的锅,一头是相当重量的沙罐。当饭熟时气体蒸发,重量减轻,沙罐下垂接通电源,电铃便自动报警。如果人在外面,听不到电铃的声音,报讯器还可以自动将炉门关闭。这项成果,在湖南省举办的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这是劳动能激发孩子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的生动一例。 劳动可使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的人格。学会劳动,养成劳动习惯是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人格的重 要保证。劳动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创造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明白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有助于孩子的心灵美。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都自觉主动地承担家务劳动,可以增进家庭的团结、安定,使 家庭气氛和谐。每一位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做合格的家庭成员,这不仅是为了减轻做父母的劳动强度,而且也是为了孩子的一生的幸福。通过劳动,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即在外关心同学、老师,在 家关心父母、长辈,长大成家后才能关心妻子、丈夫。这对 我们这些 现在的独生子女更为重要。 据有关方面对各国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美国为72分钟,韩国为42分钟,法国为36分钟,英国为30 分钟,中国只有12分钟。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6—10 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 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擦汽车和菜园里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另据报载,美国和加拿大有17个城市每年举办“铁孩子运动会”参赛者是7至14岁的少儿, 比赛内容是连续进行长距离游泳、骑 车、越野和长跑。每年均有成千上万的父母带着孩子前往报名参赛,角逐“铁孩子”的桂冠。无独有偶,日本 中学普遍设有一门锻炼课程,即在严冬组织学生身着短裤进行户外长跑,旨地培养孩子钢铁般的意志。 这些生活富裕的国家,竟有如此苛刻的教子法,令人大开眼界。相比之下,我们 这些 孩子未免被娇宠得过了头。然而,眼下 我们 这些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大多过于娇嫩,吃不得苦耐不了劳,经受不了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这实在怨不得他人,从72分钟比12分钟的数字里,就不难得出,责任主要在父母身上。该是父母警醒的时候 了,做父母的应充分认识到,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要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和勇于克服困难 、迎接挑战的素质,从小就应给其创造磨炼的机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来越细,劳动的形式和形态日益呈现多样性,劳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被丰富和拓展。于是,有人开始把劳动分出三六九等,总想做自认为体面、轻松、舒适的工作,而对平凡、普通、繁重、艰苦的体力劳动避而远之。在种种错误人生观就业观影响下,许多地方熟练技工紧缺,就业形势严峻。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少数人滋生了好逸恶劳的思想倾向,梦想一夜暴富,一夕成名。在他们眼里,劳动成了“没本事、愚蠢”甚至“下贱”的代名词,而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甘当“啃老族”,甚至巧取豪夺却被视为“有能耐”、“光荣”,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笑贫不笑娼”的怪现象。这是可悲的、可耻的、可怕的,不仅不能增加社会财富,反而污染社会风气,有损社会公德。 其实劳动没有贵贱之分,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尊重和保护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很明显,这里的“劳动”绝不仅限于产业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复杂也好,简单也罢,只要为社会创造价值,服务于人民,就是光荣的,劳动者就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而那些好逸恶劳者,则应当受到谴责和鄙视。 过去,我们对劳动的理解过于狭窄,只是把从事物质生产、实体经济的简单劳动、体力劳动视为劳动。于是发生了把大批知识分子赶往车间、田野接受劳动改造的荒唐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融入越来越多的知识要素,高科技、智能化对物质生产乃至国力增强的作用举足轻重,社会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样,劳动的形式和形态日益呈现多样性。铁人王进喜手握钻机是劳动,新铁人王启民在斗室里挑灯夜战也是劳动;在田间汗流浃背是劳动,在谈判桌前唇枪舌剑、在重大决断前的冥思苦想、在斗室里伏案疾书、在体坛竞技和在舞台演出,也都是劳动。劳动外延的拓展,必然地使劳模的行业分布由早先的工业、农业、基本建设、交通扩展到金融财贸、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体育、政法、党群机关等等。不仅如此,随着科技进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比例在下降,而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员的比例在增加。这意味着一部分劳动形式会发生变化,由体力劳动转为脑力劳动,同时也意味着,在劳模队伍中,从事科技、教育等脑力劳动为主的人员比例将增加。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其一,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凡有利人民和社会辛勤劳动者都是光荣的,都应当受到大家和社会的尊重;无论是谁,任何轻视劳动、蔑视劳动、贪图享受、不尊重辛勤劳动的人,都是错误的,都是可耻的,都应当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责。其二,不仅辛勤劳动者光荣,而且珍惜劳动者的成果,尊重劳动者的成果,也是光荣的。任何不珍惜和不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和成果的行为,都是可耻的 ,同样也应受到社会的谴责。 在今天的中国,“尊重劳动”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时代的变迁,劳动的内涵和外延还会不断被丰富和拓展,但劳动和创造光荣,劳动者受到尊重,则是永恒的,不可改变的。因为劳动是财富之父,价值之源,是创造人类文明幸福的基础。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尊敬劳模是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今时代,劳动的形式日趋多样。知识是劳动的结晶,创造是劳动的重要形式。“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就是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尊重和保护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我们要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全面小康的指数、现代化的目标空喊不来,坐等不到,必须依靠全体劳动人民坚持不懈地付出艰辛的劳动。劳动和创造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活劳动的投入,任何生产要素都不能发挥作用。只有更深刻地认识劳动的意义,更广泛地挖掘劳动潜力,更有力地激发劳动创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的巨大作用。 坚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我们全体共产党员 、共青团员, 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负有重大责任。首先就是要带好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的要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勤政为民,勇于奉献,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以自觉的行动树起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道德标杆。其次,要清醒地意识到,坚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理念,本身就是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腐蚀,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的需要。“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劳动观,用辛勤劳动的汗水去洗刷思想污垢,才能鄙弃追求享乐、贪图安逸的错误思想行为,拒腐蚀,永不沾,勤奋敬业,为社会进步、国家强盛做出贡献。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国亿万人民,用自己的劳动去辛勤创造。创造这样的伟业、迎接各种挑战,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劳动能力和水平,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劳动孕育历史创造。“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核心是尊重劳动。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自身,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力量,而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最终都要靠劳动来实现。离开劳动,知识形不成力量,人才无法成长,创造就会失去方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基。正是劳动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历史,劳动创造了改革开放 三 十年的发展奇迹。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我们国家的真正强盛和人民的全面富足,需要全体人民继续辛勤工作,继续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继续艰苦奋斗十年、二十年以至更长的时间。即使祖国更富强了,人民更富足了,这种以辛勤劳动为荣的品德和精神,也决不能丢掉。提倡“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要把辛勤劳动当做美德去大力倡导,去发扬光大。因为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都离不开辛勤的劳动。小到个人、家庭,大到民族、国家,坚持辛勤劳动就能兴旺发达;而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则只能衰败、灭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只有明荣辱,正是非,与一切贪图安逸,轻视、鄙视劳动的观念和行为决裂,才能逐步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 我们过去、今天和将来都应该也必须是辛勤的劳动者,只有辛勤的劳动者,才能践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建成我们富裕、强盛的现代化国家;只有永远保持劳动者的本色,我们的社会主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我们追求的光明、公正、清廉、富裕的目标才能实现。 劳动是一首诗,每一个举动都有美丽的韵脚;劳动是一首歌,每一次收获都有好听的音符。也许有一天,四季的风会染白我们的鬓发;也许有一天,岁月的犁会在我们的额头刻上衰老;也许漫长的里程碑会使你步履蹒跚;也许夕阳会落进我们的双眼……但是当我们回首一生时,我们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朋友,请加入劳动中来吧,不论前方的路还有几多坎坷,几多不幸;无论穿过沼泽荒漠,还是步入绿荫花丛,我们都应该去迎接命运的挑战,承受岁月的暴雨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