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坑是,父母往往让我们混淆“优秀”与“占有社会资源”。
特别是女生,这个世界,总是在鼓励女生因为长相、才艺、家世这些和个人能力完全无关的事而感到自豪,鼓励她们接近权威而不是成为权威,让她们用一生去装点世界,而不是改变世界。
我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我敬佩的非常有才华的人。他们能让我健康成长,接受不错的教育,衣食无忧。但他们会有一种对交易与机会的排斥,美其名曰知识分子的清高。
我毕业的时候,家长都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路。But,他们在上大学读师范的时候,隔壁老王在摆地摊,二十年后,隔壁小王一直是学渣,什么也不用做,就可以在海边烤太阳。
我从三岁开始认字,看书,做手账分配时间,当班干部,研究考试攻略,考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争取玩耍的时间,交换早恋的权利,争取破坏规则的自由。我为什么不能直接移民离开这些奇奇怪怪的规则。
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和成功瓜分社会资源,根本是两件事。
所以我再也不想成为哪门子“值得观赏”的人,我就是想成为一个"隔壁老王"那样的任性牛逼占有资源的人。
第四个坑是,在现代社会、商业社会崛起的窗口机会里,大多数人不具备任何商业素质。
我们的文化里没有契约精神的传统。没有契约精神的本质,就是无法认账,没有诚信,没有对等清晰的边界,和收放自如的尊重。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里会有一些类似于“点头哈腰”“艰苦朴素”之类的观念,但这些观念放到讲究契约的商业社会,很容易成为典型的“穷人思维”。
例如钱是怎么来的。小学课本告诉我们就是:省,放一些半夜补裤子之类的画面。
钱是通过不断的“交换”+“流通”来的。
单方面省钱,会变得越来越穷,因为没有交换,流通性也越来越弱。我从来就不是一个省钱的人,我一个月挣8000的时候就至少拿5000出去social,然后慢慢我变得一个月挣八万了。
我卡上有八十万的时候,就定了一张100万的车,但我是不是就变穷逼了,不会啊,我身边有人有事有资源,拿到车以后,我已经有200万了。每花一笔钱,都是为了撬动更大的筹码,去进入更大的流通。
我们详细说一下时代转型吧。
祖国已经被你爸妈建设完成了,没有人需要你建设祖国。另外江山好好的,也没有人需要你指点江山。
一位热心网友对我的演讲现场提出强烈批评,我问她你多大在学什么。
25岁,是学城市规划的。
非常感谢你的建议。但说句实话,我觉得你很可能此生都无法得到一个真实的亲自规划城市的机会。因为这是工业社会该干的事情。
“这个立交桥不合理!拆了!换成大楼。”这件事可能市长都干不了。这个时代已经不会再有任何钢筋水泥的气息。
专业和职业对口的几率,也越来越凤毛麟角。
60、70后都圈地失效了,走70后的路,只会换来70后不需要你。什么意思呢,你不具备独特性,去置换那些掌握社会资源的人手中的资源。
你只有等。咱们父母还在职呢。父母退休以后,还有叔,叔退休还有表哥,表哥退休了还有二表哥。
我们这一代人的机会是什么?这辈子要做能做的是什么?
——用互联网改变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服务升级。”
这个时代一切伟大的公司,都在致力于提供更好的人与人连接,生活的便利,生活品质的提升。
这就是时代的使命与机会。
往大了能做出个陌陌滴滴打车,往小了说,能成为个xx师,有一帮服务对象,赚一笔不错的收入,可能会是生存的常态。
所以那些会吃会玩会得瑟的人,突然之间,收入一下子比学霸高100倍了。
爱吃的特色凉皮,复制扩张一下,能冲新三板上市了。
以上是三观的部分。
然后补充一个基本素质 : “交换”+“利他”
搞明白这一点,已经干掉了90%的无头苍蝇。
我微信未通过的好友请求能有几十米那么长,我喜欢反问甚至逼问一句,我凭什么要加你?
那些能答得上来的人,
比只知道索取,喊着“想向你学习”的乌合之众,
不知强到哪里去。
以下是方法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