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择校
文/神圣午睡(作家,著有《懒妈妈胜过好妈妈》)
今年9月,小秧就该上小学一年级了。前几天,我去我们小区划片小学登记报名。大约从半年前,我就坚定了让小秧上划片小学的念头。这自然也并非一天形成的想法,事实上两年前我就开始做关于小学的功课。
为人父母,我们当然都希望孩子上一个好学校啦。在硬件方面大家要求都差不多,主要是软件方面,各人要求略有不同。大致来说,大家对好老师的要求主要是两方面:一能让孩子学习好。二能比较尊重孩子。
按着这两个标准,那些大名鼎鼎的顶级名校似乎应该是最符合要求的了。然而,在我的做功课过程中,我首先抛弃的就是顶级名校们。
我和秧爹两家都在北京,若是愿意贱兮兮赶着交赞助费去上名校,总归是能托上人。但是一圈打听下来,名校问题也不小。首先名校都离我家很远。若要孩子去上,要么跑远路,要么搬家,要么让孩子上寄宿。其实我之前户口在东城区,所对应的就是一个带寄宿的名校,但是让小秧寄宿我可不放心。
而跑远路和搬家,我和秧爹也都考察过。我们甚至有几个周末转程跑到城里,打听房租房价等一系列事宜。最后我们的结论是,抛开好学校这个因素以外,北京市二环内,现在真的不太宜居了。到处是人,到处是车,到处没有停车位。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值得吗?
为了这个问号,我开始多方打听。我想知道到底名校是否能满足那两个好字。问了那么一圈,名校回来的口碑并不理想。首先,顶级名校们这几年扩招都很厉害,简直就差卖挂票了。一个年级十个班,有的一个班好几十人。所以不少家长的抱怨都是老师根本管不过来。其次,很多名校为了保证其NB性,会把学习不够好的孩子劝退,让转到别的学校去。所以,进了名校,孩子未必就会学习好。
更何况,那些名校这么NB那么NB,对于一个孩子的终身来说,到底有多大作用呢?咱就不拿终身幸福感这种虚幻的东西说事儿了,姑且让我们按照成功学的标准来评价吧。看来看去,这些国内的顶级名校们,却也没见校友里谁得了诺贝尔奖,或是对人类进步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不是吗?
而对孩子的尊重方面,名校其实并不会比普通学校好到哪儿去,甚至有时候还更糟糕。最终让我下定决心的,是我在微博讲过的一个故事。周围某人孩子在顶级名校上小学,某日接到老师通知,周末全班去某会所搞活动。次日该孩子又接到通知,说你不能去参加那个活动了,因为你爹不是该会所的会员。
这种做法,基本上算是超出了我对教育容忍的底线。顶级名校从此淡出我的视野。我的第二目标变成了周边的几所名校分店。但是名校分店很快也出局了。因为名校毕竟不是包子铺,只要有包子配料就能分分钟再开一个连锁加盟。想一想也能知道,这些迅速扩张的名校分店们,老师不是别的学校合并的原班人马,就是新招的老师。原有所谓名师骨干,有几个会到分店来上班呢?老店尚且不能保证品质,何况这些分店呢?
名校分店们和普通学校之间,最大的差别,其实就是一个能收赞助费的金字招牌而已。我们买名牌,是为了其品质。没有品质的名牌,为何还要花大价钱去买呢?
在我所生活的朝阳区,还有个很大的潮流,就是上国际学校。我也认真地了解了一番。但很快我发现真正的国际学校,都只收国际生——也就是持外国护照的孩子。这种国际学校是为在华的外籍人员服务的。他们提供的也确实是国外的教育。
而那些可以招收中国孩子的国际学校,实际性质其实就是民办学校。很多家长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一点就是,我国是不允许学校自己随便编课本的。所以任何民办学校,都要保证孩子们能接受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这就使他们在课本以及教育方式上,并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不信各位打听一下就知道,很多挺有名的这种“能招中国孩子的国际学校”在小学阶段用的都是和公立小学一样的课本。
即便是有的学校会采用一部分外国课本,但大部分老师也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或许有个别外教做为点缀,但这些外教在学校里无法成为主流,也无法推行真正的西式教育。因为毕竟这些民办学校,还是得服从于我国义务教育的大框架下。这种打着国际学校名义的民办学校,最终也只能是一种商业噱头。
所以我对民办学校的看法是:假如一个民办学校号称他们能提供的服务是让孩子考高分的,也许他们确实是能做到的。毕竟咱们中国最NB的就是民办考试培训机构了。
但假如一个民办学校号称他们能提供的服务是国际化教育,我觉得,基本上他们的意思就是我们既不能让你的孩子考高分,还想多收钱。
而且,民办教育说白了也是一种商业机构。小秧前后两个幼儿园都是私立幼儿园,对于这种商业机构的契约精神,我有非常差的体验。我觉得基本上国内的绝大部分商业教育机构,水平都是非常不稳定的。相比之下,公立教育虽然有种种弊端,但是水平至少是稳定的。而且,我们已经知道公立教育的问题在哪里,就可以由针对性地通过家庭教育来弥补。但是私立的教育机构,可以说问题常常层出不穷,甚至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