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不满意焦虑症

不满意综合征,全称是不满意就换综合征。不仅是工作,还有人对新买的手机、恋爱对象等也时常不满意,总想换掉,被网友戏称得了“不满意就换综合征”。

职场上,不少人计划的不是如何进步,而是换工作。“不满意就跳”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总体而言,这类人有如下典型表现:总能发现“更好”的事物,对未知的人或事有极强的占有欲和好奇心,即使风险很大也愿意尝试,但结局往往越换越差,觉得还是原先的好。

从心理角度分析,不满意就换其实是焦虑,主要由4个原因引起:

1.对现状不满是人的本能。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认为,人生只有追求意义,才会过得有意思。可人总在追逐自己没有的东西。每个人每时每刻的需求不同,也没有事物是完美的,因而,不满意也是人的常态。

2.认识片面导致总看别人的好。每个人都渴望通过努力成就事业,但过程漫长、曲折。这让有些人看到他人的成功就产生更高追求。殊不知任何成功都需要时间沉淀。归根结底,这是对社会认识片面的结果。

3.社会节奏快让人迷茫。当前社会节奏快,让我们没时间对未来有太多思考。社会贫富差距加大也让人对自己的现状不满。

4.应试教育让人不会选择。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教育都只重成绩,却没有教会我们如何选择。孩子的个性往往受到打压,使他们刚步入社会时很难做出正确选择。

十二、考后焦虑症

历年来从考试结束到录取工作终结这段时间,60%-70%的考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成绩焦虑”,其中近20%的考生因过分焦虑而影响日常生活,人们把这种大考之后的焦虑状态称为“考后焦虑症”。

考试后有不少考生出现焦虑症状。像高考、公务员考试等大考,受重视程度自然不言而喻,考试过后成绩尚未公布,但随着公布日期一天天临近,一些考生心里越发没了底,变得寝食难安、沉默寡言、“冷淡麻木”。 

心理学家分析,这些看似“麻木”的表象,实际上是担忧成绩而引发的预期性焦虑反应。离预期越近,则人的焦虑程度越高、相应的心理疲劳反应越大。尤其是部分考试中感觉不好的考生,对考试失利的预测性恐惧更容易导致其身心俱疲。

十三、开学焦虑症

开学在即,喜庆欢乐的生活即将过去,不少孩子会变得不适。他们有的假期功课没做完,担心老师批评。有的在假期太舒服,睡眠、饮食没规律,一想到开学要早起早睡就难受,有的还伴有腹痛、头痛、头晕等症状。。

反正一想到开学后会失去相对自由的生活,很多学生担心不能适应新学期,出现情绪低落、睡不着觉、吃饭没有胃口的状况,专家统称为“开学焦虑症”。此时,家长要引导孩子自我调整这种负面情绪,如多做一些运动,鼓励孩子多和同学交流,唤起孩子对老师、同学的思念之情和对校园生活的向往。家长的鼓励和引导能够使孩子很快地度过这段阵痛期。

十四、年关焦虑症

春节临近,节日的气氛也越来越浓烈,不少人的心态却变得莫明地焦虑起来。年关焦虑症的患者年龄都集中在20—45岁之间,他们大都表现为晚上失眠、心慌、整日坐卧不宁、脾气急躁等焦虑情绪。 每年到年底都会出现情绪焦虑患者增多的情况,年尾工作指标压力、学习压力、找工作压力,让不少人都心情低落、头晕脑涨,严重会出现情绪抑郁,甚至内分泌紊乱。

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焦虑症与正常焦虑情绪反应不同:第一,它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第二,它是指向未来,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病人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第三,它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最后焦虑症除了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外,同时伴多种躯体症状。

十五、密码焦虑症

现代都市的生活已被各种密码所包围:用银行卡取钱,要输密码;查询手机费用,要输密码;进入小区门禁,也要输密码;网络中,收发邮件、聊天、购物,都要密码注册……密码,似乎成了与外界接触的通行证。不可否认,密码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极大地保障了人们的生活财产安全,但同时,它也给生活带来了不少烦恼。没有密码,隐私没了保障;有了密码,“记不住、被盗”的隐患也让人们的安全感无处安放,很多人因此产生了不安、焦虑、恐惧等症状,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密码焦虑症。

密码焦虑症显然是人们在竞争的高压下,表现出来的过强心理防御意识,虽然大家在编制密码上不断积累经验,弄得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但安全感却没有半点增加。有一类人因为担心忘记密码,常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增强密码记忆,这种自我强迫记忆密码带来了心理障碍,于是被焦虑和恐惧困扰。有一些人曾经被他人破解过密码,于是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作用下,总是害怕自己的密码再被别人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