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之前分享过一个跳出的农门孩子麦子写的一篇热文《我努力了十八年 才跟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这两天微信上又在传一篇作者“南国疯子”讨论农村孩子前途问题的文章:我奋斗了18年,也没有真正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分享给大家。
原文如下:
之所以选择这个标题,有点拾人牙慧的感觉,毕竟之前有过两篇深度文章引来广泛热议,我不过是想以此引起关注和点击罢。这两篇文章是《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作者麦子,应该是网名)、《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清华大学某研究生)。最近有几个事情又触动了神经,想就这个话题写点什么。文中以一个在农村生长了18年的青年视角来写,有些观点有其背景,不求感同身受或同情(也没有必要),但求理解和包容。
一个段子
春节前后,有个段子流行,说的是在城市奋斗各路精英回到故乡,高大上的洋名纷纷接地气了。话说白日里在高档写字楼衣着光鲜、晚间在酒吧会所拼酒品茗的Linda、Mary、Vivian、George、Michael、Justin陆续通过飞机、高铁、绿皮火车、大巴车、中巴车、手扶拖拉机、摩托车、“11路公交”纷纷回到家乡,进门那一刻,父母的呼喊中他们的称谓变成了秀兰、翠花、桂芳、大强、二饼、狗剩们,不到一个星期他们又将变回来。
看后苦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在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分裂,回到家乡会把在城市包覆甩脱;当假期结束,家乡又会淡出视线。每年如此。
父母面对我们也会小心翼翼,生活习惯都会尽可能向我们在城市里靠拢,特别是有的父母曾经来城市和儿女同住过。对父母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折磨。也许你的母亲在做菜时总会问,盐是不是放得太多了?
毕节儿童之死
看到这新闻,不想去批判他们的父母、评论当地政府的信誓旦旦、深究他们周围的人情世故,一个悲剧终究是发生了,是一件心痛的事情。如果他们真的是自杀,我想象了他们的窘境和无助,这让我回想起了2003年9月在贵州黔东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某镇中学的支教经历。孩子们身材比我所见的同年人普遍矮小,那是因为营养不良;他们的眼睛里看不到光泽,周围的大山让他们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已经21世纪了,还有人食不果腹,这超出了我的所见所闻。他们每天两顿饭,上午10点吃个烙饼或稀饭什么的,下午4点则是正餐,是米饭加汤菜,油水严重不足,更有吃不起汤菜的则是辣椒拌饭。经过家访和了解,大部分家庭的主粮都不够,有的仅够2-3个月,其他靠玉米、土豆、红薯等杂粮度日。大多数同学衣衫不整,快进入10月的天还穿着凉鞋、拖鞋,有的就是赤脚。
我不知道那些爱心午餐之类的公益活动现在进行到何种程度了,也不晓得政府对此类学生的补贴到底落实了多少。如果他们中有人最终进入城市,这些无法言语的经历,以及城市人无法明白的处境,将会成为他们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悲惨的世界”。在以后的人际关系中,当对方不能理解他的成长背景,则永远无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我以为我小时候够苦了,想不到2003年还有人比我小时候还苦;也想不到又过了12年,还有人比那些孩子们更苦,以至于生命消逝。
父母总对我们说:小时候没有饿着、冻着,就是我们的努力了。这或许是基于他们的经历,小时候都曾经挨饿受冻。大学毕业时,我已经耗尽了家财,父母说:以后就靠自己了。虽然读书不一定会“功成名就”,但要真正意义上脱离农村,在现实的语境下,读书仍然是惟一的路径。不然,你就是一个农民工。
前些年有个真人版的节目就是生活互换,让城里和农村的小孩互换生活场所体验对方的生活。我不知道农村的小孩体验之后是什么感受,这个节目在策划时是否对农村孩子及其家庭可能造成的影响作了分析和评估。
至少在大学以前,当我知道有同龄人过得比我好,我的正常心理是:羡慕和嫉妒。
农业税与土地
2006年,农业税取消了,各种铺天盖地的解读。我当时对着这些文字报以“哼哼”的轻蔑。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初就要交公粮,人家都是限定时间,你得早早地用平板车(畜力或人力)拉到粮站门口排队。主要是小麦和菜籽,这是江汉平原主要农作物,粮站是吹毛求疵,不是说你晾晒不干水分太多,就是嫌你杂质太多,总之会狠狠地除皮(就是直接在计量的重量上减去水分、杂质),这其中各种手段就不说了,参考《多收了三五斗》(有过之而无不及)。秋季就是卖棉花,那时棉花不准私人买卖,必须卖给棉站,卖的过程和交夏粮差不多。其实没有人去关心,当年农药化肥的价格上涨幅度,这吞噬了农业税取消那点利好,又以“市场化”手段增加了农民负担。
这么多年了,2015年的小麦价格居然还在1元上下,如果大家知道了粮食价格如此之低,还会说那些农民工不愿意种田么?也许你会说,为什么面粉那么贵呢?我只想说,那是物流成本。
土地是个宏大而又敏感的东西。现在又要农地流转了,那些在城市的政策决策者们以及那些国内外资本对此肥肉是垂涎欲滴。土地作为国之根本,其政策的改变将影响国家未来趋势,他们在决策时征求过农民的意见吗?
土地是农村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有关这个问题,专家们的研究是汗牛充栋,我也不多说了。
房价和归去来兮
媒体喜欢每年搞热词或关键词,我想,房价在这十多年是每年都有的。一说到房价,大家都是“一把辛酸泪,无处向谁诉”。
由于毕业较早(2003年),在这个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的偏远一隅有一个安身之所,最近这里的房价又来了几个涨停板,让人望而生畏。这里的天好蓝,机会好多,但对于大多数后来者、特别是4万亿之后才来的年轻人而言,这里已经不属于他们。
这个城市只要他们的青春和热血。
记得刚参加工作,某几个同年进入公司的同事就买好了房,他们买的房现在单价都是4-5万甚至更高,他们当初的购置价格也就也许只有现在的1/10。而我下了火车钱包就是空的,连购买生活用品都是预支的工资。
我是真正体会了一步慢、步步慢的无奈。